减税万亿元去哪儿了?中共内部利益再平衡(图)


营业税改增值税动了地方政府的“奶酪”。(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3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财税体制的不公平引来各界非议,中共政府被迫进行所谓的财税改革。并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下称营改增),声称可减轻企业赋税达万亿元,但实则增加了相应企业的税负,并导致企业利润下降。5月1日起,将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专家质疑对经济并未有正面影响。

增值税和营业税占极大的比重 企业税负不减反增

增值税和营业税在中共政府的税收收入中占极大的比重,增值税针对的是商品增值部分计征;营业税是就单位与个人营业收入计征的一种税。中共政府现行税收体制中重复征税的问题一直普遍存在,严重增加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

面对各界的非议,2012年1月1日,中共政府对试点地区先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2013年从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扩至整个中国大陆范围。

交通运输业原来适用于3%的营业税,营改增后改为征收11%的增值税。而其进项税额的抵扣,主要包括用于物流派送所需的外购燃料、外购设备等,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在外送服务过程中所支付的过路过桥费、保险费以及人力成本等成本费用不在进项抵扣范围之内,在总体上计算,相关企业税负有所增加。

根据经济学家郎咸平的研究发现,单就上海的营改增来说,它对年营业额5000块以下的小商贩有帮助,因为它们不用交税,但几乎没有小商贩全年卖不到5000块钱的;对于5000块到80万年营业额的小企业而言,税收情况基本是没有什么改变。但是80万到大型企业之间这一块,也就是所谓的中小型企业,就目前的情况看,它们反倒是没有得到什么实惠,而这个体量级的企业大部分是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比如东方航空、上海机场、上港集团这类的大型企业和国企,才是税改真正的受益者。

企业利润没见增加 经济仍然往下走

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试点纳税人共计580万户。尚未完成营改增的房地产及建筑业、金融服务及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4个行业涉及近1000万户纳税人,若全面推开营改增,因此带来的全年减税额度有望达到9000亿元。

根据中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人民币,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3133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3279亿元。

从理论上看如此大规模的减税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相应商品价格也应该下降,这样老百姓也能感受到减税减负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中国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为2014年7月以来最高。从分项来看,2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3%。

据《路透社》报导,一位资深的财税专家坦言:“都说减税减了这么多,但减的税都去哪了呢?扔一个石头到水里还能听到水响,这么大规模的减税却看不到任何动静,物价也没降,企业利润没见增加,经济仍然往下走。”

该专家质疑称,这些减税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是根据纳税户数增减和税率调整后推算的还是有关部门拍着脑袋自己想的?减税的功效到底有多大?企业到底有没有享受到减税的好处?政策效果评估方面显然有太多空白。

通过减税降负以减轻企业负担从理论上看是合理的,但企业是否扩大再生产主要因素取决于市场。当目前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企业对生产和扩大投资都会很谨慎。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即使减税降负对企业的实质帮助作用很有限。

税改实际动了地方政府的“奶酪”

中共税改或动了地方政府的“奶酪”,大陆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表示,营改增后减少的税收收入由地方政府承担,同时,税负上升的交通运输业等补贴,也由地方财政承担,这样一来地方税收实质在下降。

经济学家郎咸平担忧的是,营业税是目前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税种,营改增被普遍应用之后,地方税务要如何继续支撑地方财政,进而去支持那些拉动GDP的地方基建项目,否则地方税务很可能会透过预缴税、严查罚款等等手段来补充税源的流失。这样到头来倒霉的还是企业。

地方政府因此对中央不满,有地方官员公开表示,现在的制度设计是以部门利益来设计的,不是以公共制度设计的。并且声称“大部份税收都交上去了,我不去卖地我干嘛”?

视频:中国营改增减税万亿元去哪儿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