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继绝张元济(图)


张元济先生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网络图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近日与好友在美术馆内相聚品茶聊天,话题当然总绕不开艺事名家。有人问到近代学者文人中我最敬佩谁——那时值鼎革之际多事之秋,巨匠名士辈出,灿若繁星——这个问题倒是让我一时语塞。转眼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副对联,心中便洞如观火,论意志、信念、精神,让我高山仰止、敬佩之至的,无疑是张元济先生了。

我挂的张元济先生的那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来历也有一番小故事。在2011年9月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辛亥百年百位名人墨迹展”上,虽有百位名人的心痕手泽济济一堂,但其中我独对张元济先生的楷书八言联情有所钟,但展览上的作品多为借出,非为销售。我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于是百方索求,请承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副协会王金声通融、割爱,成其美事,最终使该联成为桑浦美术馆藏品之一。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原籍浙江海盐人。自幼书香濡染,早列词林。1901年,以“辅助教育为己任”,投资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先生最为成就卓著饮誉天下者,是其从1915年开始筹备,1919~1937年动用国内外50余家公私藏书影印出版《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3种丛书共610种近2万卷。一举奠定他在近代出版界泰山北斗般的地位。解放后,先生众望所归,由陈毅市长指名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如今文史馆中有张先生半身塑像,我求学时常常跑去查询资料,对之尤为印象深刻。

张元济先生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启迪民智,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的一生。1932年1月29日日军针对性的轰炸商务印书馆,造成这个几乎垄断中国教育出版,占全国出版量52%的出版巨头80%以上资产被毁。同时被毁的还有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此时《百衲本二十四史》的编校一切就绪,甚至影印所需的样张都已完成时,一场浩劫将他大半生的心血化为灰烬。就在东方图书馆被焚毁的当天,66岁的张元济立即重返商务,又从头开始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历时四载夜以继日,使《百衲本二十四史》在1936年出版。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元济先生于“为往圣继绝学”之一节,无疑表现出了真正儒者的襟怀与器识。

抗战时期,张元济蛰居沪上,与郑振铎搜访遗失文献以免落入敌手。当时上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十分严重,无奈之下张元济开始以鬻文卖字来保持自己的操守。张氏行楷书,取意唐楷,旁效何绍基、翁同龢,运笔遒劲丰丽而浑朴华润,点画圆劲跌宕又特起伏灵动。尤其是行书手札气势酣畅飘逸,运笔顿挫有度,纯任自然,极具学者书卷气息。张氏本不以书法立身,自己也每谦称“素不善书,深恐贻讥大雅”。但在张元济生前身后片纸楮墨皆受世人宝贵,盖是因学问之深邃、人品之高洁所致。

本幅“海纳,壁立”八言联原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元济先生书于丁亥(1947)仲秋,以其推重的颜体书字,古拙与厚重交融,气韵宏远厚达,在用笔上,书家将起笔、收笔含在行笔中,给人一种浑圆内敛、欲露还收的“中和”之气。古人论书,每每将书家之人品与学养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普遍认同的评骘书法的重要准则,历史上人品与书品合一的典型首推颜真卿。元济先生素重颜书,其书联有刚劲之气流露于翰墨之间,相应的人们又从张书中读到刚毅果敢、立品重道,爱之者以为其古谊忠肝足与平原相颉顽。这十六个字仿佛是张先生一生的写照,也许也是潜意识里影响我,让当初一眼看中,非加入馆藏的原因吧。

时人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其人温文尔雅中隐含着雄豪刚强之气,持重守成时不妨碍开拓进取,既努力保存旧学也认真吸纳新学,不偏不倚,允执厥中。元济先生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时,注重西方文化思想的译介,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天演、物竞、淘汰、天择诸多术语都逐渐成为了报章上的熟语,也成了爱国志士、有为青年的口头语。当时有一个名叫胡洪骍青年,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名字。

本文留言

作者桑浦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