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共叔段(图)


郑伯克段于鄢。(网络图片)

公元前743 年,郑武公病死,年仅13岁的寤生即位,即郑庄公。庄公在位长达43年,治国很有魄力,处理王室和其他诸侯国的矛盾较有分寸,国势不弱,不好战,战则往往取胜。后世史论家有称武公、庄公时期的郑国为春秋初期之“小霸”。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名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庄公降生时是脚先出头后出的,这是难产,使姜氏很惊讶,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并且很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肯答应。

等到庄公继位为郑国国君,姜氏请求将制地作为共叔段的封邑,庄公说:“制地是形势险峻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虢叔曾经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可以听命。”于是姜氏又改请求封京城(郑国都邑,今河南荥阳东南),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凡属国都,城墙周围的长度超过三百丈,就给国家带来祸害。先王的制度:大都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这不是先王之制,您是不能忍受的。”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怎么能避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会得到满足呢?不如及早作安排,不要让她滋生事端,一旦蔓延就难得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姑且等着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事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的。”

太叔又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并扩大到廪延地方。子封说:“可以动手了。地盘大了,将会争得民心。”庄公说:“不义、不亲,地盘大了,反而会崩溃。”

太叔加固城墙,积聚粮草,修整兵甲,备齐士卒和战车,准备偷袭郑国的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到太叔起兵的日期,说:“现在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京城的人叛乱反对太叔。太叔逃到鄢地。庄公赶到鄢地进攻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又出逃到共国(今河南辉县)。共叔段名段,因最后出奔共,故称共叔段。

《春秋》说:“郑伯克段于鄢。”太叔段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个“克”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郑庄公在十年以后,还在为这件事自责。《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其糊口于四方。”

郑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地方,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以后又后悔这样说。

颍考叔是颍谷地方的封疆长官,以孝闻名,他听说了这件事情后,献计于庄公。庄公赐他食物,他放下肉不吃。庄公问他,他回答说:“我有母亲,都是品尝我的食物,从没有品尝过君主的羹,请求能赠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赠送,惟独我没有啊!”颍考叔问敢问为什么这么说啊?庄公告诉他原因,并告诉他自己后悔了。颍考叔说:“这有什么难的啊,就打隧道到直到挖出泉水,然后再相见,谁说不可以呢!”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庄公进了隧道,赋诗说:“在大隧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大隧外,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纯孝啊,爱他的母亲,扩大影响到庄公。《诗经》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影响给你的同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左传》)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