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之舞龙舞狮(一)(图)
龙乃中国四灵之首,(龙、凤、麒麟、龟乃中国四灵)中国人对之敬而且畏。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能行云布雨、消灾除疫、祥瑞降福的神物。龙是吉祥的象征,是呼风唤雨的主宰,它的力量,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不能匹敌。龙既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国沿海一带,渔民皆立庙祭祀,以求风调雨顺。
中国的尊贵之物——龙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有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三皇五帝后,“夏”朝开国第一位君主——禹,与龙的传说也很多。据传说禹本身就是龙,而他治水得成功亦是得龙的协助。禹的儿子启,也是耳朵挂着两条青龙,驾两条龙的。皇帝被认为是龙的化身,穿的衣服称“龙袍”,睡的床称“龙床”,皇后怀胎的胎亦叫“龙胎”,因此龙就成为中国一种神圣而尊贵的灵物了。
“舞龙”祭天、祈雨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应是承继殷周“祭天”舞龙的遗风。《 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烤”。有人相信新年的“开灯”,就是代表“春祭”。所以,“舞龙”最初应是一种祭祀,而非娱乐,成为助庆娱乐应是汉唐以后的事。
早在汉代(公元前205—公元219),就有杂记记载了这样的壮观场面: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五~九条龙同舞。
《汉仪》记述的百戏场面更大,舞龙也更壮观,龙长30米,由一队人协力合舞。在舍利兽、比目鱼的表演之后,舞龙以恢宏的气势,把演出推向高潮。
舞龙(dragon dance)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5、6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全国的舞龙有上百种,表现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民间传说:“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耍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并常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据说,在新年里看到舞龙舞狮,一年都会万事如意!
舞龙的种类
龙灯也称火龙、金龙。灯节中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则数“龙灯”。用竹篾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三~十多节不等,节数多为单数。节与节之间以100~170厘米绸布相连,再用色彩绘成龙的形象。每节中都燃有灯烛,节下装有木柄,供舞时握持。舞蹈时,一人手拿“宝珠”(球形的彩灯),在龙头前领舞,表现龙抢宝珠。龙灯的动作有“龙摆尾”、“金龙蟠玉柱”等。龙灯多在节日之夜舞弄,有些地区还同时施放烟火、爆竹,在鼓、锣、钹、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显得气势更加雄伟、舞姿更加生动。
布龙也称打龙。它和龙灯稍有不同,节内不燃烛,一般长十多节。舞弄起来,左耸右伏,九曲十回,时缓时急,蜿蜒翻腾。布龙的特点是动作快、幅度大、舞姿轻捷矫健,多由两条布龙一起表演“二龙抢球”。布龙的动作有“金龙喷水”、“雪花盖顶”、“白鹤展翅”、“双跳龙门”等。草龙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龙用稻草、青或柳枝等扎成。有的地方还在龙身上插满香火,所以也称香花龙。一般于农历五月和六月间的夜晚舞这种龙,舞起来星光闪闪。
草龙:过闹虫灾时多舞草龙;有的地方在祈雨时舞弄,并向龙泼水,故又称水龙。
百叶龙:主要流行在浙江省。舞蹈开始时,人们分别手持装有木柄的荷花灯、荷叶灯和蝴蝶灯,穿插起舞。最后一只大荷花灯变做龙头,蝴蝶灯化做龙尾,其他灯结成龙身,犹如一条花龙腾空而起。
段龙:主要流行于江苏省。龙头、龙身和龙尾互相不用布相连,只在龙头和每节龙身上扎230~300厘米红绸。段龙多由妇女舞弄,轻盈优美,具有江南水乡舞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