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视角】12月份进出口数据是否被注水?

【看中国2016年01月17日讯】2015年12月份进出口数据回暖,但数据引发质疑。

12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从11月份的-7.1%升至-1.4%,高于市场预期,彭博市场平均预测为-8%。根据高盛高华数据,12月份较11月份的季调后环比未折年增幅为3.5%,而11月份较10月份为-1.1%。进口同比增幅从11月份的-9%升至-7.6%,高于彭博市场平均预测-11%。12月份较11月份的季调后环比未折年增幅为0.5%,而11月份较10月份为2.1%。未经季调的贸易顺差从11月份的537亿美元升至601亿美元,高于彭博市场平均预测541亿美元。

漂亮的数据引发了显然的质疑。

第一个疑问来自于海关特殊监管区。《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按贸易方式分解12月贸易同比变化额可以看到,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货物是进出口最大正向变化来源。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约824亿,同比增幅39.6%,进口约1225亿,同比增幅24.2%。11月当月上述两项的同比增幅也分别达到31.3%和32.7%。此前数月这两项数据仅有个位数增长。在出口方面,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货物出口额增量高达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量的2倍,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仍然较为弱势;在进口方面,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均处于负增长,但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货物进口额增量却创下年度新高。

由于地域、税收、海淘等各方面原因,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额大幅上升,2011年出口就上升了四成,但在全球航运航空艰难维生、“贫困潦倒”,BDI指数、上海集装箱指数等均处于低位,如此高的涨幅令人担忧。在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一栏内,以人民币计,原油、家具等出口占据高位,服装鞋帽等小幅下行,机电产品微涨1.2%。

人民币汇率下行会滞后四个月拉动出口,内地出口上升或与此相关,纺织、服装、机电、高新技术等主要商品出口同比读数出现上升,其中纺织服装增速由负转正,或反应了8月汇改后汇率走低的拉动。不过,这一数据与其他数据印证,显示进出口数据可能存在很大水份。

第二个疑问来自于周边地区数据。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进出口数据较为敏感地反映了人民币汇率的升降。12月内地对香港出口同比由负转正,大幅上升10.8%,达一年半新高。兴业证券认为,这可能与12月份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拉大带来套利空间,资金借道贸易渠道进行套利相关。

台湾的电子出口与日本的机械指数,可以看出全球尤其是中国的贸易冷暖。1月8日,台湾公布最新贸易数据,2015年全台出口和进口总值分别下降10.6%、16.5%。其中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较上年下降12.3%,减少金额超过150亿。此外,台湾对东盟6国、欧洲的出口都下降超过10%。去年12月出口额迎来连续第11个月衰退,创5年多来新低。排除春节因素,这是2010年5月以来的单月新低。矿产品、电子产品、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品等类别产品出口“明显衰减”、“抑制全年出口表现”。

1月14日出炉的日本机械订单数据雪上加霜,11月核心机械订单较前月下降14.4%,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降幅高於分析师预估的7.9%,且创18个月来最大月度降幅。台湾地区的电子、日本的机械是内地产业链的上游,这两个数据糟糕,起码可以印证内地的电子制造业出口等没有好到哪里去。

年底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如高盛高华所说,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仍然非常看重出口增速目标,年底临近时存在推高出口数据的动机。今年农历新年早于去年,倾向于令1月份数据偏高,因此1月份出口数据有望因温和的春节效应而有所改善,但这一偏差将在2月份发生逆转。1-2月份累计数据是否能够继续改善有待观望。

运输、贸易数据难以匹配,原材料与过剩产能出口,问题在于花极大的代价获得贸易顺差理应构成汇率支撑,但资金总体仍在流出,国际收支账户可能为逆差。即使从最乐观的解读,由于汇率下行以及政府投资上升拉动了出口,从分类项以及全球的形势看,无法对贸易回暖持侥幸态度。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叶檀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