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糖尿病远离并发症(图)
拒菸、节制饮酒等良好生活型态,也是避免糖尿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网路图片)
尿病患者要不得或晚得并发症,除控制血糖外,还需要多管齐下。
管好糖尿病前期,把大血管并发症扼杀在萌芽中
早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损害及空腹血糖异常阶段),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经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因此,目前强调:应对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干预,这不仅是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降低危险因子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及下肢血管)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肥胖是糖尿病患最大的危险因子,体重过重会使胰岛素的抗性增加,一旦罹患糖尿病必须先做好体重控制,才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建立拒菸、节制饮酒等良好生活型态,也是避免糖尿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足够且适时的胰岛素分泌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病友应该以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为目标,乐观地接受注射胰岛素。
血色素是红血球中很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带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运用。许多糖类可以附在血色素上,就称为糖化血色素。一般人糖化血色素正常值约4%至6%,糖尿病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
血糖需全面达标:空腹+餐后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好,还得把餐后血糖控制好。目前认为,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全天乃至一段时期的总体血糖水平(临床常用糖化血红蛋白来表示)影响更大,与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更密切,因而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也就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病情监测时,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说明患者的总体血糖水平控制并不理想,很可能存在餐后高血糖。此时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对餐后高血糖的控制,以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血糖需平稳减少波动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糖化血红蛋白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可见,只有早期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肥胖等),减少血糖波动,才能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