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后持续贬值中国政府调控乏力(图)
人民币继续贬值。(网络资料图片)
【看中国2015年12月22日讯】中国官方针对人民币“入篮”的一片赞美宣传背后,其货币贬值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也随之受到更广泛的关注。自由市场的力量究竟能否被中国特色的行政调控手段所“驯服”?似乎很快有了答案。
美国《纽约时报》星期一发表评论指出,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凸显当局的行政调控手段难以挽救目前的颓势。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星期一发自香港的报道说,尽管中国央行仍在保持“沉默”,但人民币八月份在出现4%的大幅贬值后,过去两周,兑美元的汇率又下降了1.3%。截至目前,虽然中国政府已多次涉入货币市场,以图控制人民币贬值的速度,但行政举措回天乏力,更引发外界对中国经济以及可能的对华贸易紧张关系的担忧。
旅美中国学者程晓农认为,人民币“入篮”后呈现缓慢而持续的贬值,其原因与中国企业和个人集中将巨额资金撤出疲软的中国经济有关:
“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企业和老百姓大量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然后汇到境外。这样的话,商业银行就不得不从中央银行购买美元来满足需要。其结果就造成对美元的需要增加,对人民币的需要减弱。因此在市场上,就反映出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国内的企业和老百姓急于把资金往外转移。”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国际商务教授苏展则指出,作为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自上个星期,高调宣布设立人民币每日交易的中间价格,显示出当局目前针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已超出了金融领域:
“中国经济目前减缓,这个减缓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目标来讲并不是个好事。多少年来,中国政府实际上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经济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中国政府自己承诺,说是2020年要把总体和人均GDP比2010年翻番。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的下行确实对这几个方面都不是好事。”
《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中国政府为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接纳人民币“入篮”的要求,曾多次承诺放松对货币的管制政策。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面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滑、对外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目前世界银行、中国央行,甚至包括美国财政部均没有发表评论。
相反,世界银行及美国财政部继续敦促中国在制定人民币的真正价值上,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此举显然也促使中国政府近期开始了多次降息,以此为暂时缓解投资支出的疲软困境作出回应。
苏展教授认为,美联储近期宣布加息的决定,无疑让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具备了比以往更强的吸引力。但就人民币汇率而言,长期大幅度贬值并不利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
“现在的‘中国制造’不是说人民币贬值5%,甚至10%就能完全解决问题。从各国的比较成本来看,印度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一半,越南比大陆低至少1/3,甚至墨西哥被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都要低20%。由此如果只简单依靠人民币贬值达到竞争性,我觉得会很麻烦。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加产品的质量和特性。”
旅美学者程晓农则指出,人民币汇率下跌速度如果继续加快,无疑会推动中国内部资金进一步外流:
“转移资产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个就是企业和企业家想把一部分资产转移到境外,获得安全感。他们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大陆的整个经济并不稳。另一方面,很多家庭也希望通过把资产转移出境安排子女到国外定居。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实际是对当前中国整个经济形势的担忧。那么,如果这种不乐观长期下去,中国经济回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目前看来,人民币呈现贬值的状态并不只针对美元。过去两周,人民币对欧元也下跌了3.7%,这显然出乎中国当局多年来将人民币汇率锁定美元的金融政策。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