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要“年底算总账”的地方怎么样了?(图)


李克强曾称到年底要给东北三省经济算总账(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12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2015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并未有起色,颓势将延续到明年。今年4月李克强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称数据让他很“揪心”,并要“年底算总账”。日前,中共官媒连发四文抨击东北三省经济状况,预示着习近平阵营对东北三省的清洗力度加大。

东北三省数据“揪心”李克强放话“年底算总帐”

还有二十天,2015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并未有起色,颓势将延续到明年。今年4月10日,李克强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李克强称数据让他“很揪心”,并暗示地方政府对经济改革的阻挠和束缚。

2014年,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中国后五位。今年东北三省的多项经济指标继续走低,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一些媒体报导称“断崖式”下跌。

李克强公开说“揪心”,官媒报导用“督阵”等词语,足见形势的严峻。

李克强还称,“关键还是要打破体制机制束缚”。李克强去年曾对东北某个民生项目“盖133个公章仍未完成审批”的问题不满。他在4月10日的座谈会上再次说,这种问题,在东北绝不仅是个例。

官媒报导中还说,李克强结语的声调不高但掷地有声:“今年年底,我们要回过头‘算总账’,东北三省必须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中共官媒曾报导,当局要“壮士断腕”进行“改革”,但“中梗阻”现象导致“改革胶着”局面。不仅有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中梗阻”,也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利益驱动导致的“中梗阻”,还有分众化小团体组成“民意集团”导致的“中梗阻”。

年底到了 官媒连发四文抨击东北三省经济状况

年底已到,公开数据显示,黑龙江、辽宁超过7成重点行业税收下降。黑龙江全省16个重点行业中,只有4个行业税收增长,其余12个行业税收均下降。专家表示,东北地方政府财政遇到的困难是东北经济问题的直观反映。

12月7日-11日,中共政府官媒《新华社》连发四文抨击东北三省经济状况。报导称“东北地区共有多少不同层次、类别的试点几乎没人说得清,但一个城市戴多顶‘试点帽子’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受短期、多变的地方长官意志左右,接续产业不停变换难当转型重任;多处动漫产业基地呈现黯然衰落景象;多地官员坦承,统计数据造假,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认为,从各地固定资产投入上计算,“2010年底一汽集团的资产总额才1725亿,全省每年上万亿的投资,一年要建设多少个一汽?”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

前几年,东北曾流传这样一副对联:“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多年来,在中共“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政绩观下,大陆官员造假成风,尤以东北三省为甚。

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东北三省是重工业基地,也是江泽民集团的三大重要窝点。辽宁是江派势力长期把控的地方,江派核心人物李长春、周永康、薄熙来等都先后盘踞辽宁。吉林是江派常委张德江的老巢,也是江泽民发迹地一汽集团所在地。官媒连发四文抨击东北三省经济状况,预示着习近平阵营对东北三省的清洗力度加大。

名词解释:中梗阻

政策、法规以及上级指令到了一些政府官员手里就走了样、变了形,有的甚至利用权力“吃、拿、卡、要”,民众戏称此种现象为“中梗阻”。“梗阻”,原本是一个医学名词,后被引用到管理学领域。所谓“中梗阻”乃中间阻塞、阻挡之义。在中共官媒报导中,“中梗阻”特指各级政府官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居关设卡、以权谋私,给投资者制造麻烦,给基层和民众办事设置障碍,导致政令不通、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的现象。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