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养老基金“收不抵支”和“财政补贴”真相

 2015-11-18 10: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看中国2015年11月18日讯】近日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中指出:全国已经有22个省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扣除财政补贴后,当期收不抵支。这条消息引致舆论大哗。有些媒体在报道了“收不抵支”的具体情形后,纷纷作出判断,如养老基金“‘亏空’显著扩大”,养老保险“依赖政府财政补贴”,云云。

联想到今年以来,人社部一直在努力推进“养老基金入市”:一说是滚存积余的3.5万亿养老基金“趴在账上”,另一说是入市的养老基金“规模或超2万亿”, 还有一说是2016年“入市额度不低于6000亿”……可现在怎么一下子又变成了收不抵支呢?同是养老基金,从“历年滚存积余”到“当年收不抵支”,反差实在太大。这看似截然相反的两种判断,究竟哪一种是事实真相呢?

实际上,上述两种情况都是事实。但是,现在拿养老基金来说事的人显然都有所偏颇。因为,如果只说一种情况,那就不是全部的事实真相。按照人社部官员的说法,中国目前有9个省份的养老基金储备已经超过了1000个亿。若加上22个扣除财政补贴后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正好是31个,暗合中国全部省份的数目。这是否说明,在养老基金的储备积累方面,中国各省份正在走向马太效应,呈现出两极分化。

若在网上查询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013年仅有黑龙江省是当年收不抵支的,养老基金收入减去支出为-40.4亿元。但其历年滚存结余的资金尚有429.5亿元,相当于一年缴费收入的半数。以“全国”的数据作为旁证,上述养老基金收入中是包括了财政补贴的。也就是说,在2013年,其他省份在得到财政补贴后,也还是可以做到收支相抵尚有盈余的。

回顾历史,养老基金的财政补贴实际上情况较为复杂。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很多地区的退休人员领不到养老金已经成为“常态”。所以,改革初期,不但要支付当期的养老金,还要补上以前的欠债。当期的缴费收入显然不够,于是就有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补贴。历史欠账直到2001年以后才没有再提,应该是还清了。也是在这一年,公报中第一次明确列出:当年征缴收入2551.4亿元,中央财政补助408.2亿元。

到2007年,又出来一个政策,即要将养老基金个人账户“做实”。当时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山西、上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1个试点省份。在“做实”的资金中,应该也有各级财政的补贴。

综上所述,实际上在养老保险基金中,自改革后,就一直是有“各级财政补贴”的。从公报中披露的数字看,从2003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30亿元”开始,到2014年,财政补贴实际上已经达到3548亿元。

有媒体披露:2014年,除了黑龙江,还有河北和宁夏也加入了财政补贴后仍然收不抵支的行列。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应该怎么办?其实,除了再加大财政补贴之外,似乎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

放眼当今世界,一般情况下只“扮演最后出台角色”的各国政府,现在都已经走上前台。因为“少子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新的参保者趋于减少,而靠国际国内投资来使基金保值增值又风险太大。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

所以,媒体不必对“财政补贴”过于大惊小怪。其实,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果可能极像“庞氏骗局”。是的,说出真相有时令人不快,但若隐瞒真相的话……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靖晔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