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古人“退休诗”(组图)

据《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意思是说,为官的到了七十岁,就要告老还乡了。到了明代,退休年龄提前到了六十岁,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历代的一些开明贤达人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就自觉让贤,让年轻的官员顶替上来。有的还以诗表明心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


陶弘景。(网络图片)

陶弘景

南朝梁代的陶弘景三十六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陶弘景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他还在画上写了首诗: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
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陶弘景借画和诗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梁武帝一看,深知其意,虽没有请他出来为官,但还是经常以书信方式向他请教朝廷大事,因此陶弘景被后人称作“山中宰相”。

孙冕

宋太宗年间,时任苏州太守的孙冕已六十多岁,就给皇帝上了告老还乡的奏折,也写下一首退休诗: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石泉乐天真。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南又见陈。
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旧精神。

这位孙太守自知体力不支,难以胜任,不仅向皇帝写了提前退休的奏折,还推荐了姓“李”和姓“陈”的两位接班人。此诗表明了他告老还乡安度晚年的决心,坚定中透露豁达,乐观中不乏幽默。


刘伯温。(网络图片)

刘伯温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主动辞官不做,因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和“鸟尽弓藏”的道理。洪武四年,他刚满六十岁就主动要求退休,并作一首退休诗自娱:

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蒋冕。(网络图片)


蒋冕

明代的蒋冕,也是一位有学识、有威望的名臣,他在朝廷任职多年,以办事干练而著称。但他还不到退休年龄便坚决辞职,回乡隐居。不久,皇帝感到像蒋冕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一次次派人去“返聘”他,都被一一挡回。就这样过了三年,皇上见“御旨”无效,便挥毫写了一首“御诗”赠他:

闻说江南一老牛,征书聘下已三秋。
主人有甚相亏汝,几度加鞭不回头?

此诗情真意切,明白如话,还是敦促他返京任职的意思。蒋冕读后虽有些感动,但他颇知进退,回诗一首,婉约拒绝:

老牛用力已多年,颈破皮穿只想眠。
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与此相反,一些官员退休后,地位和权力都失去了,所以不少人尽量拖延退休时间,变着法子走后门,改年龄,成为古代官场弊端和丑闻。有人就写诗给予讽刺:

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
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此诗生动地勾勒出这些官员无所事事、尸位素餐的丑态,令人拍案叫绝!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