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师在华任教2年 这样吐槽“中国教育”(图)


美国教师David Metz在中国任教2年后,发现中国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缺失。(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11月06日讯】上周,《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Teaching the Common Core in China》(《在中国教“共同核心”》)的文章,作者David Metz几乎通篇都在吐槽:中国的应试教育太顽固,美式教学难以适应。

《浙江在线》11月5日报道称,美国教师David Metz于2012年9月被位于洛杉矶郊区的南岸基督中学派到浙江舟山中学,并被要求必须使用和他在美国加州一模一样的授课方式,来教中国学生。但David没想到,他在中国的教学会遇到如此大的困难。

报道称,David的学生全都来自舟山中学的中美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到海外读本科。这一项目,能为他们将来上美国的大学做好准备。

他在文章《Teaching the Common Core in China》中写道,“我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来的:我将让这些年轻人学会‘独立思考’,而他们会意识到这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后来我发现,中国的教育系统强烈地抵抗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我的学生们只为了好成绩而拼命竞争。”

美国老师遭遇到第一个障碍 家长对自主学习表示不解

David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全称为“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共同核心国家标准),是正在席卷美国的一场教改运动。

和以往的教学相比,Common Core更强调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减少单纯的记忆,加深课程的难度。显然,这样的变革,让David的教学方法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差距变得更大。

当David在家长会上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介绍给中国家长时,迎接他的是家长们的不解和质疑,提问接踵而至——

“怎么样才能迫使孩子自主学习呢?”

“自主学习是不是让美国老师偷懒、不上课的一种方法?”

“我知道一个学生必须掌握7000多个英语单词,才能在托福考试中拿到高分。现在这样做,三年后他们能做好转变,被好的外国大学录取吗?”……

舟山中学的老师安慰David,“家长们很难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也得跟他们好好普及一下。”

家长的不安只是David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更大的困难将在课堂上出现。

更多障碍接踵而至 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缺失

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中,David举了两个例子,说明他在教学中遇到的冲突,以及他是如何应对的。

有一天,David让学生在本子上快速地画一个人物,并标注上这个人物的名字、工作和年龄。

五分钟后,大多数学生的本子依然一片空白。他只好降低要求,不用写名字和工作了,只写年龄就行。但学生还是无从下笔。

David说,他被彻底地难住了。“(在美国),十年级(相当于高一)的语言艺术课,一般要求学生去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我的中国学生在创造一个简单的人物上,都遇到了麻烦。如何才能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呢?”

David曾当过很多年的演员,因此他想出的解决方法是他的老本行:戏剧游戏。

在不久后的一节课上,他让学生把桌子和椅子拉到一边,空出一个戏剧舞台。一个被他描述为“异常外向”的男生Bob,和一个“叽叽喳喳但好脾气”的女生Coco,主动要求扮演角色。

他们被分派到的角色分别是武则天和她的仆从。Coco和Bob贡献了出色的演技,David趁机要求学生根据两人的表演,用英语来描述他们的行为举止。这个方法很奏效,课堂很快就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描述也变得生动起来。

中国 考试作弊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David发现,在中国,考试作弊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人们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阻止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但在平时的学习中,他的学生却出现了严重的抄袭问题。于是,他决定和学生们好好谈一谈。他特地请来一个翻译,把英语翻译成普通话,以免造成任何的误解。

“我认为,如果你写下的答案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而答案又引用了他人作品中三个以上的单词,那你就应该注明出处。否则,这就是剽窃。你的作品必须由你自己独立创造。”

然而,就在他说完这些话后,他还是注意到一个学生企图抄袭同学的作业。“显然,我的讲话没有切中要害。”

David认为,在考试阴影的笼罩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被忽略了。“我意识到中美教育哲学的一个根本差异:中国强调最后的结果;美国更关心学习的过程。”

David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说,尽管两年里一直充满困惑,但当他回头看在舟山的生活时,他总是会心一笑。

“我会想起那些勇敢的学生,他们在午餐时间偷偷溜进教职员工餐厅,和我练习英语。他们在课后散步,讨论着他们对中国未来的看法。”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