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家语》的精神启示与领导智慧(图)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以及一些公卿大夫言谈行事的著作,共四十四篇,内容丰富而宏大,隽永而精深。
 
家语》既介绍了孔子的家庭、身世和思想,也呈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百态。倘若阅读《孔子家语》,收获必定不小。
 

有人说:“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图片来源:Pixabay)
 
审时度势
 
《相鲁》篇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和平相处,那么要有准备打仗的方案,如果一个国家遇到战争,那么要准备好和谈的方案。这就启示我们遇事不走极端,做决策时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学会审时度势,有全域意识,统筹兼顾,而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承平之时有忧患意识,做长久之计,未雨绸缪。
 
没有全域观,就可能误入歧途。但强调全域,不是说就忽略细节。《六本》篇说:“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把握整体,还要照顾局部,极目远处,还要审视眼前,不能心怀天下,雄心勃勃,却一屋不扫,小德不修。
 
明德自修
 
《王言解》篇说:“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没有德行,也就不能尊崇道义,没有道义,也就无法光大德行。如何做到道与德的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是任何一位领导者实现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需思考的问题。
 
孔子言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的品格修养要有水准,德能悖离很难成就一个让属下敬重乃至追随的领导,那么如何实现自我完善呢?
 
《三恕》篇说:“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不自满是保持活力和创造力的前提,“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唯有不自满才会与时俱进,才会有所创新。
 
《观周》篇说:“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自我修持还要做到少说多做,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少夸口,少许诺。废话少说,闲事少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人生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
 
《屈节解》篇说:“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屈伸自如方是成熟者的一种良好心态。
 
有人说:“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也有人说:“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修身养性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必然也是一个强大、睿智、超然、淡定的人,就会“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真正把治事与个人的品德修为统一起来了,不至于不知自我来历,不至于自我膨胀而跌蹶或身败名裂。
 
尊贤善任
 
《贤君》篇说:“进贤贤哉。”举荐贤能的人本身也是贤人。历史上曾有鲍叔牙推荐管仲、子皮推荐子产的佳话,管仲、子产都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鲍叔牙与子皮可谓功不可没。《执辔》篇说:“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一名伯乐,善于发现人才,善于使用才,如同一个驾马的人,关键在于平衡缰绳、把握好方向,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的目的。
 
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上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的全才,身为领导者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以其所长为我所用。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处于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潜能,取得最好效益。
 
不穷民力
 
《颜回》篇说:“不穷其民力。”是说不要使百姓的力气用尽,否则将会失去民心,江山不稳。《哀公问政》篇也说:“为政在于得人。”如果百姓为了生存而到了“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的境地,或者“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饑肠”的地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到了崩溃危险的边缘,国势也如要喷薄爆发的火山,危险随时将至。
 
《孔子家语》内容丰富,意蕴丰厚,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获得启示,获得滋养。
本文留言

作者高宏存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