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书有感-查河游子吟(图)

接到从台北寄来的航空包裹,打开一看,是我的最新创作散文集《剑桥狂想曲》。感谢“文史哲”的幸劳,终于出版了。写作是我的业余嗜好。平常纪录下来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想心得,一方面可以回忆过去,整理现在,展望未来。一方面也可宣泄喜怒哀乐的情绪和发抒心中的情怀,化成白纸黑字。心思枯竭的时候往往几日下不了一笔。灵感一来,又思潮如泉涌,挥笔有如神助,连写数小时彻夜不止。其中的甘苦谈一言难尽。昔日的汗水和泪珠编织成一串串美丽的中国文字,辛辛苦苦所写的一篇篇文章,终于被打印成恭恭整整文图并茂印刷精美的书籍。眼见三十年来旅美有起伏、喜忧、苦乐,历经患难,行过死荫幽谷的心路历程,横跨美、欧、亚三洲。又一页页历历如绘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仿佛昨日。一时百感交集,倍觉欣慰,激动的不能自己。

一次偶尔的机会,在教会里分享我出书的感想。简单地回忆起我在东北大学教研电脑资讯科学的心得,和在查河(查尔士河)对面剑桥的 MIT和哈佛兼职的经验。分享与MIT人工智能(能)之父明斯基合作研究机器人的优缺点、危机,和访台大交大的一些趣闻。更进一步谈到以剑桥为中心所辐射出去到世界各地,包括旅游圣城耶路撒冷、至圣先师孔子故居曲阜、乐圣贝多芬家乡维也纳,和唐诗名都西安、陪同母亲回成都老家的经验。把我对耶稣基督神的信仰,孔子的爱戴,贝多芬的景仰,母爱的伟大和对文学尤其是唐诗的热爱融为一体。深感人类不分东西南北,无论男女老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执著惊人的一致。而且“礼运大同篇”里的“世界大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崇高理想,与儒家的“仁人之心”,和贝多芬音乐里的“爱母亲爱人类爱世界的博爱之心”不谋而合了。这不正好都可追溯到耶稣基督“神爱世人”“爱”的源本吗?

想不到区区感言在听众中引起巨大反响。有一位刚从国内来到波士顿的山东同胞特别感动,原来孔弟兄是曲阜人孔子后裔。在大陆上长久以来背负孔子后代原罪被迫害,尤其是在所谓“文化大“革命”(其实是大残害,大灭绝)”。以致不敢用真名。后来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可以过较正常生活并创业来到美国与波城儿媳团聚。听了我的见证后,深深体会到世人对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崇敬爱戴,他对孔子更有信心了,并恢复使用他的原名孔祥阔,重拾失去已久的信心,以孔子为荣,为傲。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新竹中学时代辛志平校长坚持通识教育,并要我们背诵《论语》,对我们人格成长莫大助益,终身难忘。

《剑桥狂想曲》也受到“纽英伦中华专业人员协会”的启发。对年会中以“从文学追求理想人生 -“历史、推理、想像””为主题,白先勇、李昌钰、张系国连袂专题演讲有很详尽的感言。其中有神探美称的李昌钰也是纽英伦康州的居民和“李昌钰鉴定科学学院”创办人。与神探为邻,与有荣焉。“专协”现、前任董事长世辉兄和嘉陵大姐热心鼓励和支持,令人感激。他们俩位是波城最先购得拙作《剑桥狂想曲》先睹为快的专业人士。

拙作荣幸获得名家共鸣并作序,包括赵淑侠、张系国、李家同、李昌钰、施振荣、和叶祖尧。他们的序言真挚感人,为本书添色不少,由衷感谢。每每经过悠悠的查尔士河畔的剑桥,就会想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免联想起与江前行政院长和波士顿办事处代表赖代表在波城畅谈的情景。在人生的旅途上需要感谢的人太多,“感恩报恩恩相续,饮水思源源不绝”。“数典不可忘祖,饮水切记思源”。我脑海里不断想起乐圣贝多芬的“欢乐颂”-那历尽苦难后的欢乐。面怀耶稣基督“神爱世人”和至圣先师孔子所阐述发扬的“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真、善、美”的明天共勉之。但愿《剑桥狂想曲》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对追求理想的人生有所启发和助益。

本文留言

作者王申培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