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府房子比学校好 县长就地正法(组图)

最近在网上看到中共建政前是四川军阀、建政后担任共和国林业部长的刘文辉,他在上世纪主政西康期间重视教育的故事。刘文辉主政西康期间宣布:“若县府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对照一下我们现在地震中震出来的豆腐渣教学楼,或许有些意思。


军阀刘文辉

人们对刘文辉可能还不是很熟悉,但对他的哥哥刘文彩,因其大地主身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被当局列为在农村的头号“阶级斗争”反面教材,可算的上家喻户晓;至今,在四川大邑县,著名大型系列泥塑《收租院》,仍成为该县的重头旅游景点。

但实际上,刘文彩和其弟弟刘文辉相比,仅仅是一个善于理财的财主而已,没有太多的关注价值。刘文辉(1894~1976),字自乾,法号玉猷;1864年元月生于四川大邑安仁镇的富农之家,六兄弟中排行最小。13岁时就谎报16岁,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陆军小学,后保送西安陆军中学,继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在保定军校第二期读完炮科后,回四川投奔其堂侄刘湘,开始了军人生涯。


西康省义敦县长与他的县政府

话说1935年,40岁的刘文辉被侄子刘湘逐出成都,落草雅安,出任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主政西康期间,他十分重视教育。

1939年,在一次演讲中,他语重心长地对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定、康巴地区文化素质比较差,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把你们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们的知识提高,将来为这个康巴做点贡献。”

上世纪30年代,摄影师孙明经在西康省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学校校舍大都宽敞明亮,学生们更是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和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耳目一新。而一些县政府却破烂不堪,比如,一座用石头砌起来的低矮平房,破败不堪,由于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不得不用树桩支撑起来,——这,便是堂堂的西康省义敦县政府衙门。

好奇的孙明经就问一位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县长回答:“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从县长平和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他的抱怨和不满。

为了表示对刘文辉的响应,当时的巴安县县长赵国泰就曾放下繁忙的公务,亲自到当地小学代课教书,当起了国语老师。他的行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刘文辉治下的西康省,重视教育早已成为自上而下、实实在在的行动。

勤俭为政、倾囊兴教,开化民智、建设桑梓,是刘文辉一以贯之的思想。

他的执政理念,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透射着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展示了那个时代地方实力派兼容并包、继往开来的特质。

但是,看看如今的政府衙门,那一处不比当地的学校要豪华奢侈?就这一点看,如今的地方官员,还应该学一学80年前的军阀刘文辉。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