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医师专栏】秋季润燥养生(图)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养生要从“养阳”转向“养阴”。(网络图片)

秋季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中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五个节气。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要防秋燥,养生也从“养阳”转向“养阴”。忌食辛辣生冷,少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因为油腻煎炸食物易积聚胃中,加重体内热气积滞,不利于润燥,又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所以秋令饮食忌过燥食物,如:煎炸类。

秋季宜吃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如:菠菜、青菜、芹菜、茼蒿、苋菜、胡萝蔔等深色蔬菜;也可多吃藕,因其有消瘀、清热的性能,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对于秋季产生的干燥,润燥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中药的滋阴凉补药物,现在介绍常用药物如下:

1.沙参:甘微苦寒,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对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咽乾音哑等有良效。

2.天门冬:甘苦寒,可养阴润燥、清火生津。对于阴虚肺热的燥咳与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消渴便祕有良效。

3.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对燥热的干咳痰黏、口咽干渴、大便燥结、心烦不眠等有良效。

4.百合:甘微寒,可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燥热咳嗽、失眠多梦有良效。

5.生地黄:甘苦寒,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对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有良好作用。

6.玉竹:甘微寒,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对于干咳少痰、内热消渴有良好作用。

7.枇杷叶:苦微寒,可清肺化痰、降逆止呕。对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有良好作用。

秋季易受燥邪侵扰,应用以上药物,可舒缓燥热、养阴生津。

本文留言

作者邓正梁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