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清照的蜗居时光(图)

 2015-09-29 00:4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李清照像(网络图片)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市立学校(郓州官学)教过书,还做过一任财政局长(司户参军),后来调入京城开封,在太学做了太学录和太学教授。太学录专管学生纪律,每个学生的表现他都记着,到月底评出德行学分。太学教授则负责日常教学,给太学生讲四书五经,讲儒家思想,同时,也负责出题考试以及评卷打分。

李格非在太学上班时,学分制正在盛行,朝廷经常评比太学生的德行学分和成绩学分。学分高的,每月超额发放助学金,毕业后还能直接做官;学分低的,不仅停发助学金,还有可能开除学籍。具体的评分工作,主要由太学录和太学教授来做,所以绝大多数太学生都想跟太学录和太学教授拉好关系,逢年过节都让家长送点儿红包,以便在学分评比中名列前茅。

李格非既做过太学录,又做过太学教授,按理说,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的灰色收入是不会少的。可是他分文不收,如此一来,就只能靠工资吃饭了。太学录和太学教授的薪水包括几部分,有基本工资、岗位津贴,还有每年春秋两季发放的丝绸和布匹。其中基本工资是每月20贯,岗位津贴是每月18贯,每年发放的丝绸,大概在20匹上下,折成铜钱约30贯,相当于每月多发了2.5贯的工资。把这些全加一块儿,40贯只多不少,这就是李格非在太学工作时一个月的薪水。

月收入40贯,虽然比不上宰相、枢密使等大官,但在当时也绝对不属于低收入。那时候,负责京城治安的民警(弓手),月薪才四贯;国营纺织厂(绫锦院)的女工,月薪才三贯;统管国立大学并印刷经书然后向全国发行的国子监每年招收的印刷工人,月薪才给两贯。李格非的收入,相当于十几个工薪族。

即便如此,李格非还是花了好几年才买上房子。最初,他住在太学教职工宿舍;后来,家人带着他女儿李清照进京,太学宿舍没法住了,便在外面租房;再后来,他才在太学附近、宫城以南,今开封宋都御街以西的某条胡同里,买下一所很小的房子。而这时,李清照已经六岁了。

不管怎么说,李家总算在京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李格非很高兴,每天中午从太学下班回来,都忙着绿化自己的小家,还在门前空地上栽了一小片竹子,并给这个小家取名叫“有竹堂”。打这以后,一直到出嫁,当中十几年里,李清照只要在京城居住,都是在这所“有竹堂”过蜗居生活。

“有竹堂”只是闹市区一套小户型,“环堵不盈丈”,四面墙围合的可使用面积还不到一个平方丈。宋朝一丈为3.1米,一个平方丈,不到10平方米,所谓“迷你小居”是也。房子不到10平米,应该是另一个层面的夸张,用来形容李家房子之小,实际上可能没这么小,不过足可见北宋后期,京城房价高到了惊人的地步。

来源:故事会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