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消失 五大负面影响解析
【看中国2015年09月20日讯】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
2013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与严重少子化叠加的人口状态。从历史和国际的数据看,总和生育率1.5水平是一个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滑到1.5以下,就进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很难回升。除了瑞典和法国外,目前还没有别的国家在跌破1.5之后重新回到1.5水平。
1989年日本生育率创1.57新低时,震动了日本政府和国民,被称为“1.57”危机。日本政府立即采取多项措施鼓励生育,但至今,日本生育率连到1.45水平都未出现。
中国由于中共政府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下降到1980年的2.24,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到更替水平之下,至今已有20多年。近10多来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在1.4至1.5间,远低于2.1更替水平,大大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甚至比发达国家水平1.7还低。
当前,中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及独生子女育龄妇女进入生育高峰期,但是2014年中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较2013年多47万人,几乎没什么反弹。说明百姓生育意愿已十分低下,表明中国已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认为,这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五方面负面的影响:
首先就是减少劳动力供给。2012年至2014年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3年下降,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高峰已经产生并出现拐点,劳动力短缺已拉开序幕。
二是弱化社会创新能力,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青年是社会创新的主力军,青年劳动人口急剧减少,将减少创新人才总量,严重弱化社会创新能力;同时,劳动力老化也将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第三个影响是降低消费能力,影响内需,因为青年人口的消费力比较旺盛,是内需的主力军。
第四个是社会养老巨大压力。2020年后,养老危机将爆发,届时既缺乏养老所需财力也缺乏养老所需人力。尤其是2030年后,两个劳动力将要供养一个老年人。
第五是影响社会稳定。由于性别失衡,男性数量高出女性数千万。2020年之后,一成以上年轻男性将找不到配偶,娶妻难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个重要难题,易与其他社会矛盾相交织而引发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