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为何又“换马甲”大放水?

【看中国2015年09月17日讯】9月11日晚间,来自中国最大也是最隐晦的信息,就是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由“时点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但更重要的是,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突破,临时可以透支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某些“特殊时间”,所有银行可以透支约1.1万亿的存款准备金,相当于央行在某些特殊时间释放1.1万亿货币。

随着下半年流动性的趋紧,尤其是外汇占款的减少,为了防止银行在流动性上出现问题,央行出台了这个临时大放水的规定,可以熨平下半年因为上缴存款准备金带来的流动性波动。想想应该是吸取了2013年银行“钱荒”的大教训,从而制定了这个政策。大家还记得,2013年银行发生钱荒,当时只能从银行间拆借,导致同业拆借利率飙涨,隔夜拆借利率比高利贷还高,银行间违约不断,吓坏了高层。这次的新规,等于央行给了商业银行一个临时拆借额度,不用去银行间市场拆借导致利率大幅度波动了,直接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池子中拆借就可以了。

实际上,这就等于是在所谓的“特殊时期”,央行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不是每天下降的,需要的时候就下降。

那么,为什么央行不直接再下调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非要搞得这么复杂和抽象?主要原因是要“保卫人民币汇率”。如果直接下调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那么人民币汇率又要贬值了。当美联储要加息的时候,中国反而放水,那么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所以采取了这个变通的方法——央妈也算是为放水“操碎”了心,以创新的方式来降准。

年末将面临美联储加息,资金一直在外流,新兴市场货币全面大贬值,股市大动荡等各种复杂环境,流动性管理会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这次是央行提前对流动性进行管理。显然,在释放流动性和放水的方式方法上,中国正采取越来越“创新”的手段和模式,常规的降息降准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而采取这些创新的放水方法,不容易造成通胀和贬值预期。

对于我们每个个人,应该怎么办呢?以不变应万变,盯住“人民币离岸汇率(CNH),外汇占款的变动,M2增速”这三大指标,就基本能真正明确中国货币的贬值预期、货币杠杆、以及未来的放水规模及通胀预期了。

总而言之,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不断宽松货币、不断放水的经济阶段。覆水难收,也就是再也不会回到2008年前的那种光景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