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小说连载:《我所经历的新中国》(1)(图)


作者:铁流   (看中国 陈筱筱摄)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性作品,通过作者一生命运的升降浮沉、贫富衰荣,展示了共和国一幅凝重的历史画卷,而这些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故事,又莫不和时代的变迁连在一起。此书分五部:第一部《天翻地覆》;第二部《风波万里》;第三部《黑牢岁月》;第四部《冰山崩溃》;第五部《搏击商海》。全书共一百万字,以纪人纪事为主。书中人物均为真名,没有做任何回避,力求事件与细节的真实,同时也不回避自己人性上丑与恶的东西。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让历史再现。

第一部《天翻地覆》

第一章历史文化名城的由来

成都是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成都是一座如诗如画的城市,风景优美,绿树碧草,繁花似锦;千畦菜花,万顷稻海,纵是农家小院也是一幅幅充满田园情调的油画。

成都又是一座悠闲的城市,一街茶馆,遍地小食,玩牌品茗,醉不思归——谁不爱我故乡成都?

一,成都的历史沿革

成都位于川西北高原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水旱无忧,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据《死水微澜》作者李劼人先生考证和我翻查的一些资料: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部落时代,成都已有相当高的文化。那时部落号为蚕丛氏,国名叫蜀。蜀就是蚕蛹的古义。从氏族和国度名称来看,可以说中国蚕丝的发明便在这个地方。蚕丛氏时代的蜀国幅员相当庞大。川西大平原是它的根据地,但那时这里尚是一片沼泽地带。由灌县漫溢出来的岷江水,尚无一定流经的河床。所以,蚕丛氏以前的部落号为鱼凫氏,说明那个时代的人民还生活在水中。

蚕丛氏后为开明氏。这时的蜀国与秦国有了交通。公元前三一六年,蜀国在秦岭南部开辟通道,驰行车马。之后,秦国派大兵侵蜀,灭开明氏。统率大兵的是秦大夫张仪和司马错。蜀灭之后,张仪和司马错为了统治和镇压土著人民,便忖度地势,在重要地点筑了三座土城,专门用来屯驻军队和官吏。这三座土城,一为邛城,在今邛崃县;一是郫城,在今郫县;一为成都城,在今成都旧城内。由于成都城土质恶劣,筑成了又圮,圮了又筑,直到公元前三一○年方才筑成。因城墙弯弯曲曲颇似乌龟,故又叫龟城。后来,不知何年又在龟城之西筑了一座较小的城,用来居住平民和商贾,称少城,龟城称为大城。

此后,蜀国改为蜀郡。郡守李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水专家,他凿开横卧成都西面的立堆山,修筑了千古闻名的都江堰,使岷江之水灌溉川西平原万顷沃土,并疏理了成都城外两条江河。于是,川西平原的积水才有固定的排泄河床,形成了阡陌纵横的沟渠网。成都城外的两条江河,一在城西,称濯锦江,简称锦江;一在城北,称沱江。两江在九眼桥下合而为一。从这时起,交通更为方便。秦朝时代最为考究的能走四匹马并排拉车的“驰道”,当时已纵横于川西平原,从而手工业也发达起来。成都城南便有了两处手工业集中的小土城:一为专门造车的车官城;一为专门用川西特产蚕丝织锦的锦官城。经过若干年,这两座城都消灭了,但因织锦为成都的特殊手工业,故成都也称锦官城,简称锦城。

近年,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大约2500年前,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到了西汉时代(公元前一四一年至公元八七年),为了沟通西南少数民族(分布在今茂县专区和西康、云南、贵州省),扩充了成都的大城、少城,并效法成都,在各地造了许多防御工事,如楼橹雉堞之类。西汉末年,中国大乱。公元二四年公孙述据蜀称王,到公元三六年为东汉大将吴不以所灭。这是成都建城后第一次城下之战,也是第一度作为帝王之都。

东汉时代,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织造的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万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

成都第二次作为帝王之都是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代。从蜀汉先主刘备于公元二二一年攻入成都算起,到公元二六三年后主刘禅出降于魏国大将钟会之时止,成都作为蜀汉都城四十二年。现在成都尚可确指为蜀汉遗迹的,是刘备筑坛即皇帝位的五担山之南那座差不多已经坍平的、由开明时代遗留下来、号称五担山的土丘,和作过蜀汉丞相府第中的一口水井,即今东城锦江街的诸葛井,以及蜀汉丞相诸葛亮当年的桑园。另有刘备的陵墓所在地,即今南郊武侯祠内的昭陵(一般称为皇坟)。当时蜀汉人口约二百万,成都人口近十万。这是张仪筑城之后五百七十年中人口最盛的一个时期。

成都第三次作为帝王之都,是在公元三○四年到三四七年,西晋到东晋的四十三年,也是四川和成都在历史上最为衰败的一段时间。那时正是少数民族散处中国,纷起割据,陇西氏人李氏侵入四川。入侵原因是逃避饥荒,入侵人数不过三万。李氏夺得政权自立为蜀主,与当地人民不能相安,于是土著举族流亡到湖南、湖北等地,流亡人户达四十万家。因此,川西平原和成都的人口大量减少,以致公元三四七年东晋大将恒温溯江伐汉时如入无人之境。恒温灭李氏之后便因成都人口太少,仅保留了一座大城,而将少城拆为平地。这是成都筑城以来第一次大变更。

其后,在二百三十五年的南北朝时期,虽然举国变乱频仍,四川却因地处边疆,尤其是偏在西陲,没有遭到大的兵灾,人口反而渐渐增多了。隋统一中国之后,在公元五八二年,隋文帝杨坚封第四子杨秀为蜀王兼益州总管。杨坚到成都后,又感到一座城太小,便新筑少城,也是土城,而所取土就在少城内。取土既多,天然成为一个大池,名摩诃池,在唐宋时是有名的胜境,不亚于今天北京的三海。到元、明时此池已渐淤塞。清代二百八十多年中还剩有“水光一曲”,近百年来已无踪影,只是摩诃池的地名还在。

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誉,说成都的繁华仅次于江南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状况,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成都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唐朝二百八十七年(公元六一八到九○五年)中,西川节度使大都由负有全国威望的大臣出任。又因常与西藏、云南少数民族作战,今天的茂县专区和西昌地区都是那时的战场,成都便是兵粮转运据点,成为当时重镇。公元八五七年,南诏国(后更号大理国,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区)大兵从会理、西昌越过大渡河,由宜宾、乐山沿岷江攻到成都城外,大肆杀掠,四郊人民避入城内。据史书言,连摩诃池的水都喝干了。南诏兵围城一个半月,后战败,向新津退去,这是成都遭受外患的第一次。公元八七四年,南诏大兵又进攻,前锋达于新津县,成都又一度恐慌,四郊居民纷纷入城。据史书载:“数十万人蕴积城中,生死共处,污秽郁蒸,将成疠疫。”这是成都遭外患的第二次,距上次不过十七年。

到公元八七五年,唐朝大臣高骈调任西川节度使到成都,把南诏兵逐回大渡河南岸之后,便建议在成都西南郊再筑一道罗城。罗城内修建有一百二十坊(即今天所称的街),有东南西北中五处商业交易的市,有全国驰名的手工业如蚕丝织锦,制药、花笺纸绢扇等。于是,成都成了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都会。尤其在唐玄宗李隆基时代(公元七一三到七五五年),所谓天下四大名城(长安,成都,扬州,敦煌),成都居第二。成都恰又处在当时首都长安之南,故在李隆基逃避安禄山之乱,迁居成都时,还一度将成都改名南京。稍后,大诗人杜甫从甘肃避兵到成都,所做诗即题为“南京道上”。

“往亊微痕”供稿

“往亊微痕”更多故事请看﹕
https://m.secretchina.com/taxonomy/17798

铁流更多故事请看﹕
https://m.secretchina.com/taxonomy/17748

本文留言

作者铁流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