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派到底是开放还是不开放(图)
【看中国2015年08月14日讯】一,
金庸有本书,叫做《笑傲江湖》,里面有一个武林大门派,叫嵩山派。
这个派很有意思。首先,它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一个门派,区域性霸主,五岳小圈子里的龙头老大,用个成语,叫“举足轻重”,派中的人都很自豪。
然而,它又只是个江湖新贵,近几十年才从江湖上冒头。用书上的话说,“在武林崛起,不过是近六七十年的事”,没有少林、武当这些个老牌豪门家底厚。
所以,这个新贵门派很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它提出了很多宗旨:要开放,多搞大活动,多和外面打交道,让外面的朋友了解我们、尊重我们;要自强,把本门武功练好,先练到五岳第一,再争取练到天下第一,等等。
但我们看了小说就会发现,自强、奋斗之类的都不难,难就难在开放上。嵩山派也一直很痛苦:我到底是开放,还是不开放?
二,
本来,要彻底不开放也可以。魔教就不开放,去了黑木崖就是一个死,可人家照样很牛,很受人敬畏。
然而嵩山派却抹不下面子——当今江湖武林,尽人皆知开放更洋气,开放是潮流。想当武林盟主,想做千年大门派,不开放怎么行呢,要被江湖武林笑话的。
所以嵩山派其实很想开放,很想把自己搞得气度雍容,海纳百川,交友遍天下。
你看小说里面,嵩山派组织大型活动最用心,尤其是到了本门的重大节庆日子,例如三月十五日的推举掌门人大庆典,都要发很多请帖,邀请各路豪杰来参加。
他们真的很好客,很热情,准备很细致,甚至让人感动——“山道上打扫干净,每过数里,便有几名嵩山弟子备了茶水点心,迎接宾客,准备得甚是周到。”
对于客人是否能到场,嵩山派也特别在乎,打心眼里盼望人家的大人物多来捧场。
比如少林方丈、武当掌门来参加庆典了,嵩山派的CEO左冷禅表面上很淡定,道:“他二位老人家也来了?那可客气得很啊。这可须得下去迎接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但实际上受宠若惊,激动不已,“衣袖微微颤动,喜悦之情难以尽掩”,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
三,
然而,你要说嵩山派很想开放,有的时候又不太像。
外人一来,他就动不动给人念叨光辉历史。“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汉唐二朝邦畿之内,原是天下群山之首……历代帝王均建都于嵩山之麓……”
新贵都喜欢说历史,“我家曾经阔过”,这也难免。自家光辉的历史你不介绍,别人也不明白,总之也算是一份好意,可以理解。
但除了说历史,它还特别喜欢示威。嵩山的弟子们不知道怎么养成的习惯,是有组织的还是自发的,每上来一拨客人,就向山谷里丢几块大石头示威。
“一名嵩山弟子拾起一块大石抛下壑去,大石和山壁相撞,初时轰然如雷”,然后觉得:好爽!好爽!那些什么华山派、泰山派的一定被吓呆了!
有时候真的为这个门派感到心疼,好不容易策划一些大活动、大庆典,把朋友们各种“请进来”,各种周到细致的准备,辛辛苦苦经营出一点子开放、大气的形象,弟子们投两块石头就毁了。
每一个外人来了,它还喜欢事先安排三五个人盯着,好像随时生死攸关,只要一个没盯住,就关乎门派存亡。例如天门道长来了,有玉玑子、玉音子、“青海一枭”盯着;令狐冲来了,山道上有一帮瞎子剑客盯着,仿佛是三国演义里周瑜、卞喜请客,随时要摔杯为号,刀斧手一齐杀出。
四,
所以我看金庸小说时,常常被搞糊涂,觉得这个门派像是《镜花缘》里的两面国,和善的那一面热情得过分,狰狞的那一面粗鲁得可怕。
这个门派,总是秉持着一种“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二元逻辑。其实江湖上有时候不用灌酒也不用打枪的,正常交往就行,但嵩山弟子们老是学不会。
你说它不开放吧,偏偏它对人家的表扬、好话特别在乎,外面表扬几句、捧个场子,派中人就激动得发抖;你要说它开放吧,一旦三言两语稍有拂逆,就摔杯喊刀斧手,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我也在给嵩山派分析原因。深层次的就不说了,表层次的也许是因为它还稚嫩,见得还少。你看金庸小说里,少林寺门口天天都有人来挑衅的、打架的,和尚们多少年来早见怪不怪了,罗汉堂里出来俩武僧打发了就是。
嵩山派的却没见过这阵势,一有别家的武师闲汉上门,就习惯性如临大敌,看谁都像东方不败派来搞破坏的。
所以它才表现得有点神经质,想不卑不亢,结果又卑又亢,一会儿放鲜花和小学生,一会儿放练家子工作人员,这边酒杯响,那边猎枪响,上午忙着发请帖,下午又咆哮着下逐客令,自己还觉得挺有原则的,外人却越看越迷糊,不知道这一家人在搞什么名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