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中历史课纲“微调”吵甚么?(组图)
解析7大反对意见与3大支持论点

【看中国2015年08月01日讯】“课纲微调”近来引起很大争议,但不论争议这么大,依据教育部的说法,103年高中历史课纲微调仍将于今年八月上路,也就是未来莘莘学子书包里装的将是新一代课纲(以下俗称103课纲)下的产物。

不过原本好端端的课纲“微调”,为什么会引来历史学者以及高中教师群等的大力反对?接下来试着以程序面以及实质面的看法来为大家一一剖析。

临时动议中产生的“微调”提案

首先,这场微调争议最近的导火线,始于2014年初教育部以“在不更动现行‘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总纲’中各学科学分数、教师授课节数之前提下进行;主要修订在于错字勘误、内容补正及符合宪法之检核等面向,同时并依据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检视课程纲要中相关用语,以符合法制及社会实际需求”为由,组成的检核小组。该小组在会后快结束时,于临时动议的程序中,提出“微调”事项,更动了旧有的课纲。


蓝框处显示主席、出席人员等皆匿名处理,红框处则为该课纲微调案于临时动议提出。(图片来源:台湾关键评论)

争议一:小组人员全部匿名

在成立小组并微调课纲之后,引来民间团体对此程序上瑕疵的不满与疑虑。台权会当时分别去函要求教育部及国家教育研究院,要求依《政府信息公开法》提供课纲决议的相关信息,以便厘清争议。然而相关机关却拒绝提供详实信息,台权会尔后遭诉愿驳回,最后此程序争议进到行政法院审理。

今年初法院一审判决中,教育部纵使据以“以课程纲要审查具有延续性且涉及书商等人之利益,倘相关团体整日至委员处守候,将造成委员极大压力,且委员有可能在此压力下循书商利益调整课程纲要,势必影响教育之公益”为拒绝提供信息之理由,不过根据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教育部的拒绝提供,显然已经抵触《政府信息公开法》之意旨,且不利民众进行有效的监督。不过目前教育部已经依法上诉。

一审法院判决(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3年度诉字第1627号判决)之摘要如下:“课程纲要微调案,所涉及者系教育百年大计,受到社会大众所关注,又对于教师、受教之学生乃至于社会大众均影响甚巨,则系争课程纲要微调案之会议进行过程是否合法、有无践行正当法律程序、相关到场委员之意见究系表示同意、反对或并未表示明确之意见、对于该课程纲要微调案之讨论相关情形等事项,既然攸关社会大众之公益,具有社会大众监督之高度正当性,应使社会大众有知的权利及有检验及监督之机会”。

争议二:第一线执教的高中教师被排除在外

教育部于民国94年,为课程调整之意见交流所需,而成立学科中心,做为中央与高中教师的窗口。根据历史学科中心的说法,此次教育部的决策过程中,历史学科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检核工作小组所称召开的五次会议,历史学科中心均未参与,尤其2014年1月14、17日两天的会议,历史学科中心皆未获正式公文。

在此微调决策过程中,教育部把第一线执教的高中教师排除在外,并没有给予学科中心表达意见的机会,因此,历史学科中心对此微调案表示不愿背书。

除了上揭程序面的瑕疵,尚有微调课纲“内容”上的争议。

当初教育部是以“检核”为理由成立小组,不过该小组对原有课纲的内容,做了不只“错字勘误”以及“内容补正”的检核,临时动议中的提案相当程度的改变原有课纲的本意。

争议三:课程纲要成为巨细靡遗的指导细则

“课纲”白话来说,是原则性、大方向的指引,通常会以建议性的口吻与中性的陈述来描写课纲中心原则,不会涉及强烈的主观想法。比如95暂纲与99课纲等旧课纲中,在日治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一栏,是以这种方式呈现:

“社会方面可讨论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如领导殖民地反抗运动和各种思潮的鼓吹与传布等。殖民地社会有其特色,可讨论日台社群关系、差别待遇、阶层结构、习俗改良与妇女地位改变等。”

不过,在103微调课纲中则是描述成:

“说明1920年代以后,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为,如领导殖民地反抗运动和鼓吹各种新思潮等,并述及台日差别待遇、社会阶层、语言政策、宗教习俗、妇女地位之改变。”

在新的微调课纲中明文地举出特定运动对某段历史的影响,被批评为要求出版社必须要写出该事件对此段历史的影响,抛弃原先一纲多本下,以纲要为大原则,再交由不同撰写者自由的取材以及举例,所显现的多元价值。“课纲微调”似乎慢慢地走回国立编译馆当家的旧途。

争议四:中性字眼被含有潜在思维的主观表述给取代

在原有的课程纲要中,对纲领的描述上多以中性的字眼来诠释,比如在当代台湾一章中,以“国民政府的接收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等字来描述当时的政府更替以及政治环境的转变。

然而在新的微调课纲中,把“接收”两字,改为“光复”。根据我国教育部字典的解释,光复为“失去再收回”之意,相较原先的“接收”两字,其蕴含维持中国正统性及章显荣耀的称赞之意。


(图片来源:中华民国教育部)
 

在课程纲要中,把“接收”改成“光复”,批评者认为,此举代表国家高权有意地于未来历史课本的呈现上,镶嵌其拥护的意识形态及认同感,而非单纯客观地陈述历史。同样,此举偏离纲要的原则,在历史解释上已然设好框架,其造成的效应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引导编撰者未来的编写方向。

至于,就“日治时代”是否改为“日据时代”,政府虽然已经行文表示,未来公文书统一采“日据”之说法,但教育部的立场采两者皆可,尊重编者的历史诠释。

争议五:史观主体的改变

这次微调课纲的另一项争议,是对于去台湾化的忧虑。根据旧课纲,在郑成功统治台湾该章中以“郑氏政权的对外关系以及与清朝交涉的始末”来描写纲要的内容,然而新的微调课纲则以“说明明郑的对外关系以及覆灭的经过”。

批评者认为,从“郑氏”修改成“明郑”,显然把在台的郑氏政权与大中国脉络下明朝的关系扣紧,强调中国统治范围的正当性。

除了郑氏改成明郑,另一项事例则是“清代”改为“清廷”。批评者认为,清廷一说强调中国大清朝廷的对台统治。

争议六:台湾史编序的大位移

根据教育部的说法,台湾史纲在内的文字数量调整仅23%,故称此次调整为“微调”课纲。不过,根据学者的计算,字数修改已经达36%。然而,之所以争执比例的差异,是为了要抨击教育部对于“微调”的定调。最令批评者无法接受的地方是,“微调”居然改变了战后台湾史的授课顺序以及脉络走向。

旧有课纲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方面作分野,在一贯的脉络下讲述台湾战后的历史。新的微调课纲则不再以前述的四种角度来开展战后台湾史,而是以时间轴的概念,区分成三阶段,分别为“光复到政府迁台”、“民国四十到六十年的政经发展”、“六十年代以后的政经发展”,并在第四章讲述“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

举“228事件”为例,倘若依照旧课纲的逻辑,该事件是放在“政治:从戒严到解严”此章,也就是说旧有课纲从过去威权统治的脉络下展开,并且在此一贯的脉络下(接序讲述长期戒严、白色恐怖、到后来美丽岛事件),可以了解228事件在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影响与地位。

不过,反观在新的微调课纲中,则会出现228事件是去脉络化地被放到“光复到政府迁台”一章里,无法跟五六零年代发生的抗争以及现今的民主化发展产生连结。

此外,批评者更指出,白色恐怖在新课纲的脉络下,会与新增的“两岸关系与反共”并陈,此举是否会造成白色恐怖下的人权迫害是导因于国共内战之纷乱,而非威权统治的错觉?

至于文化、社会两章的缩编,也同时被批评新课纲重政经而轻文化与社会。

争议七:消失的平埔族

鉴于教育部召开检核小组之由-“符合宪法之检核等”,原本旧课纲中所提及的“原住民”,在课纲微调中改为“原住民族”,然而依我国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条,原住民族的认定是须依法明文规定,现今为16个族。但我们耳熟能详的平埔族,非在“原住民族”一词的涵盖范围。因此为配合现行法而微调新课纲的结果,是否意外地让平埔族在我国现行法律下,消失于台湾历史的脉络当中?

此外,台湾原社及台湾原住民族学院促进会等多个原住民族团体,抗议此次课纲微调的过程,欠缺原住民族的观点。

教育部的响应:“微调”课纲贴近史实

教育部认为,“微调”课纲贴近史实并提升台湾的地位。纲要系以合宪、合法及合程序之方式进行之课纲微调,审议过程符合审议规定及民主原则,且目前教科书已审定编印,为维护学生权益,调整后之课程纲要必须依法实施。且教育部长吴思华表示,社会各界对课纲的不同见解,已要求国家教育研究院尽速建立知识库,供师生参考运用。另外也将透过主题式教学平台,朝向全国教师一同编写教科书的目标迈进。

力挺课纲微调的声音:课纲微调对台湾的有三个提升

此外由台湾学者与高中教师组成的“捍卫国史联盟”,提出支持历史课纲微调的声明。

其中台大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在《中国评论》月刊上认为:“这一场战役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此次教科书事件,使得‘分离史观’遭到了极大的挫败,从此不再专享政治上的‘正确性’。

经历16年后,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的教科书史观发生战略性的逆转,一场史观的‘拨乱反正’,重新站上了发起线并开始往前推进。经由这件事,我们也认为‘分离史观’一派为建立其论述基础,不得不与‘皇民化史观’结合,以颂扬日本殖民来去中国化的作法,是悲哀的,也更显示‘分离史观’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

根据捍卫国史联盟的记者会内容,其也认为此次微调课纲对于台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非如反对者而言的“去台湾化”。且张亚中教授强调,课纲微调是还原历史的真相,若依照旧有课纲的运行,也就是分离史观的去中国化教育,将影响台湾的未来。

在他看来,这次课纲的微调反而是对台湾的三个提升:

一、提升台湾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原有的课纲在介绍荷兰、西班牙来台时,只强调那是一个大航海、大竞逐的时代,微调课纲增加了“汉人来台”的事实,并希望增加“说明汉人来台、澎的缘由与经过,如宋元对澎湖的经营及明代颜思齐、郑芝龙等来台。并说明原住民和汉人的互动”。如此作法,是提升对祖先的尊重,并且提升台澎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二、提升台湾人民的历史尊严:

认为在日治时期添加“殖民”两字,是为了还原历史事实,且在新课纲的日治时期明文写上“罗福星”,希望强调殖民统治下人民的抗日事迹。

三、提升台湾人民在两岸中的地位:

现今两岸关系能够和睦发展,乃有赖于“一中各表”、“九二共识”的支持。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对于主权的宣示包括全中国,两岸均为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并不应该称对岸为中国,而称中国大陆。而且,当教科书称对岸为“中国大陆”而不称“中国”,这表示我们与大陆是平起平坐,不是它的一部分,这对未来的中华民族前途,大家都有发言权,才是真正提升台湾人民在两岸中的地位。

现今事件发展

课纲的调整,除了教师受到直接冲击外,受教育的莘莘学子同样是受影响的对象。新的微调课纲将于今年八月上路,根据大考中心主任黎建球表示,会依照教育部公告范围命题,也就是到时候会依新的微调课纲出题。至于“争议”部分,已成立命题工作小组,将分十科,由各小组命题委员来决定试题。

不过,根据立委郑丽君表示,旧课纲的发照期限到107年7月,因此选旧课纲课本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并未违法。目前,全台传有13县市表态维持旧课纲课本的使用,不过对此,教育部长吴思华表示,选择教科书版本的权责在学校,地方政府不要干涉教师依法选书,且倘若到时候发生争议,将由各县市政府承担。

今年5月6日,立院通过临时提案,建请大考中心不应将争议内容入三年后的大考考题、确认各级学校老师的选书权利以及要求未来课纲审订的程序应更透明公开。

我们要怎样的历史教育?

此次课纲微调闹得沸沸扬扬,前述尽可能地爬网事件的始末与批评或支持者的意见。争议至今还是存在,但我们在批评或是力挺的时候,同样别忘了检视隐藏在这件事情身后的另一核心-历史记忆的差异。

如同学者所说,此次微调引发的争议,根本的凸显台湾人对于自身历史的认知与情感存有歧异,而且这个裂缝一直存在。在年轻一辈的口中,已渐渐地不再用本省外省来区分你我,但是此次微调依旧照映出,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对历史记忆仍有严重的出入。

同一块土地上,并存迥异的价值观或是国家认同并非坏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容有对话空间,透过交流、讨论,温柔地了解彼此,而非透过国家权力如此草率的介入。

最后,我们应该试着问自己:“我们想要怎么样的历史教育?”

本文留言

作者刘祥裕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