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股市和房市:一对难兄难弟!

 2015-08-01 10: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6

【看中国2015年08月01日讯】没想到中国股市和房市竟然如此相似,活脱脱一对亲兄弟——应该是难兄难弟!

近年来,中国商品住房库存约6亿平方米,严重供大于求,房价下降本来是曾经发疯的房市恢复正常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房市破产毋须行政干预。然而政府一直在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救楼市。因为房地产不能跨,病再重也不能死。不仅是维持房地产垂而不死,而且还要让其风光面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严重供过于求、各地到处鬼城林立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的房价还在上涨。真是天大的奇葩,让所有按照经济学原理去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经济学家无地自容。

近两个月的股市震荡暴跌,是在“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压力下,原本带着泡沫的股市指数的“去泡沫化”回归。股市下跌本来犹如“三高”病人血管清瘀清毒一样,是股市恢复正常的过程,本来毋须行政干预。但政府是一定要干预股市的。理由有四:一是股市暴跌崩盘会引起社会不稳定,这是政府救市的第一动因;二是股市继续下跌,由于占股市大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背后用的都是银行或其他机构的资金,当下跌到一定指数后,金融链会断裂,会引发经济危机;三是政府财政亦如对土地有严重依赖一样,对股市亦有严重的依赖,其依赖程度几近与土地依赖相当,因为股市能给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四是疯狂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股市,犹如房地产业一样,已经严重渗透了国民经济体系的方方面面,股市的超常动荡会干扰宏观经济。

中国股市与房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几乎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房市严重供过于求要崩盘了,政府必须要救;股市泡沫太多了需要要缩水要暴跌了,政府仍还必须救。政府救股市房市,不仅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财政创收的需要。这个道理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不了。因为中国经济从来是超经济的,经济生活从来都是政治生活、权力生活的延伸。

从理性上讲,政府是不需要救股市的。股票买卖犹如赌博,自由买卖,愿赌服输。然而经济生活是现实的,而这个现实是积累于历史的,或者说现实的根子是长在历史上的。今天病入膏肓的房市、股市是历史长期积累的产物。故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政府手里烂透了的房股两市,还有天文数字的政府债务,都是今天的政府在为历史埋单。前三十年所谓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问题,都在这一届政府的执政期间集中暴发。历史难为今天了。

政府的钱说到底是人民的钱,政府不可能没有限度没个够地花钱救股指。而且,政府以救股指为目的的救市资金,在能有限发挥平稳股市积极作用的同时,客观上在结果上会妨碍股市泡沫的清除,会把股指硬抬在相对于股市真实价值更高的点位上,反过来又为各路机构下一轮制造泡沫发财创造机会。如此一来,恶性循环的结果只会使股市的顽疾周期性发作。

由于不断的行政干预,让不少机构已经牢骚满天,当然处于政治稳定的考虑,他们不会主动减持,但如果净值下降,或者投资人主动要求赎回,机构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被动减持,最后还是要大比例抛售股票,市场还会下跌。再加上外资连续在顺差的宏观环境下流出,shibor隔夜利率逐渐抬头,CPI年底前可能回升到3%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市场资金枯竭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果放开行政干预,可能是一个逐渐阴跌的过程。如果还是硬顶指数,那么越到后来暴跌的风险就越大。

我们常说有多少水和多少泥,资金跟市场的点位也是同样的道理,资金退潮市场必然下跌,而拆了杠杆(最低1:2 最高1:9),资金已经下跌至少一半了,还要硬把指数顶到4000点,甚至4500点,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黑科技”?您觉得合理吗?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买房大家都知道,30%的首付款,相当于1:3的资金杠杆。从2000年以后,房地产贷款才真正走入了百姓家,而从那时起,房地产贷款其实就给楼市加了一个3倍的杠杆,让楼市开启了暴涨之路。如果现在把银行的贷款全部停掉,还有人会动辄拿出几百万全款买的起房吗?失去了做多的力量,房价自然也会暴跌。

所以还是那个哲学问题:无论房市股市,你限制做空很容易,但上哪去找做多的?

責任编辑: 靖晔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