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留学生难伺候 美国寄宿家庭近崩溃(图)


网络图片

据美国华文媒体报道,中国小留学生大批涌进美国南加州,各地寄宿家庭如雨后春笋。接收中国小留学生开辟寄宿家庭,近年一度成为南加不少华洋家庭的“肥水副业”,不过似乎愈来愈多寄宿家庭发现,生活形态与教育方式的落差,使他们对中国的“小皇帝”、“小皇后”们难以适从,曾经被许多家庭争相竞抢的“香饽饽”们,如今不少变成“烫手山芋”。但是,这股锐不可挡的留学潮中有多少苦恼与沉浮的故事?

寄宿家庭1:非亲骨肉 分寸难捏

“八年前当听说中国小留学生希望学习美国文化,希望来家住一段时间,我和先生二话不说,对中国小留学生们充满期待”,天普市退休白人教师瑞塔表示,为欢迎中国学生,她和家人将自家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每天变着花样烹饪各种美式食品,“希望中国孩子不仅在异国他乡学习美国文化,也减少思乡烦扰”。

“但似乎不少中国孩子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瑞塔表示,尤其是近年来的中国小留学生,“常常整天将自己关在房中”,她说,即便是大家同桌吃饭,她家小留学生也常常一言不发,“最后变成我们感觉就是陌生人住在家中,尽管彼此相处不短时间,还是相当陌生,感觉不是很舒服”。

但餐桌上惜言如金的小留学生,回到自己房里却口若悬河,“常常深夜两、三点还听到里面欢声笑语”,瑞塔说,她和先生商量再三,最后决定“我们不挣这钱了”。

“不舒服”的不仅是瑞塔一家。蒙特利公园市陈先生表示,因为太太长期赋闲在家,加上经不住国内当年老同学再三求情,从四年前开始将家中部分房间辟成“小留学生之家”,每人每月1,200元至1,500美元左右,算是家中收入不错的副业。

“但你得忍受小留的生活习惯”,陈先生表示,“吃完饭不洗碗”,“头发掉一地不收拾”、“煮东西不看火”、“见面不打招呼”、“出门晚归不通报”,他说,前后接待的小留学生将近十个,“奇怪的是不少小留学生生活习惯惊人相似”。

陈先生说,有次他太太从外面买菜回来,惊见炉头上炒锅已烧得黄烟直冒,锅台一塌糊涂,“如果不是早回一步,屋子恐怕都要烧着了!”小留学生后来承认,是自己放下面条打电话忘记看火。陈太太忍不住批评,小留学生却满脸委屈的说:“我在家中从来不用做饭!”

哈冈近年接待不下十个中国小留学生的寄养家长朱太太表示,她感觉中国的孩子们不少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金枝玉叶”,她家的小留学生女孩,“床铺地上全是东西,鞋子在床上也视而不见,如果大人不帮忙收拾,就这样一直乱着”,孩子就在“垃圾堆”上玩计算机。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小留学生和国内煲电话粥,作息时间也颠倒黑白。朱太太说,有次小留学生家长来洛,她婉转表达“半夜不睡对孩子健康不好”,没想到孩子妈妈答得爽快:由着她吧。朱太太表示,小留学生家长一副信任不多的样子,让她感觉特尴尬。

寄宿家庭2:若即若离 想管也难

中国大批小留学生涌进南加州,寄宿家庭几家欢乐几家愁,离开父母羽翼的一些小留“无法无天”,旷课、逃学、深夜不归,寄养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本来都是朋友帮忙,顺便也增加一点家庭收入,但现在那点收入,还抵不上那份操心和担忧。”

家住哈冈的邵太太三年前开始,帮忙大陆的大学同学照顾来美留学的未成年孩子,后来口耳相传,大陆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相继将自己的“小留学生”孩子送到邵家,几年下来,邵太太心得一大堆,“忧多于安”。

“按照寄养家庭合同规定,孩子出门需经过寄养家长同意和安排,我们必须对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安全负责”,但现在,她这道封锁线已全不管用,“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寄养父母说了算,是孩子说了算”。

邵太太家最近接待一个大陆17岁女孩,刚在东区一家高中入学不久,就认识一个同是来自大陆的小留学生,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寄宿家庭听闻风声,禁止女孩晚上外出。没想到女孩为避开惊动寄养家长,半夜里从后院翻墙出去,因天黑墙高,不小心跌伤前额。寄养父母问她,她只说是不小心碰的。如果不是女孩后来跟一帮小留学生朋友神吹时说漏嘴自己的“遭遇”,寄养家庭可能永远都会蒙在鼓里。

烦恼的寄养家庭还远不只邵太太一家。同住东区的刘太太和先生最近一年多次被寄养孩子就读的学校找上门,请他们“务必对寄养孩子负责”,哭笑不得。

“我天天早上8时准时送他到学校门口”,但刘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常常前脚刚走,17岁的寄宿小留学生男孩后脚就被一名同在洛杉矶留学的孩子接走,上游戏店、去KTV,或去其他小留学生家打麻将,有时几个小留学生一起打出租车到South Coast Plaza海买。按学校规定,每位同学一学期请假不能超过十天,否则需出具医师证明。但这也难不倒这位小留。他通过其他同学认识当地的一位华人医师,“每次给60美元,换三天病假证明”。

“我们做寄养父母的,真是左右为难”,一位寄宿家庭太太表示,对小留学生的问题,不能不说,但说重了,或者孩子国内父母打电话来询问,他们马上会给你脸色看,好几天不理你。

一位寄宿家庭家长表示,学校明文规定孩子不能抽烟,他们全家也从来没人抽烟,但最近后院时常发现成堆的烟头。询问寄养小留学生,他刚开始不承认,最后居然回答说:“我爸都不管,你管得着吗?”

一边鞭长莫及,一边无所适从,让小留学生对亲身父母和寄养家长,若即若离。

小留学生1:文化加饮食 现实落差大

今年中国农历新年,南加中国小留学生寄宿家庭曾惊爆“大陆爹妈找不到留美孩”,吓得两岸家长魂不守舍,最后却发现是小留学生擅自飞回老家,因为“过年想家”,更因为“忍受不了美国生活”,不辞而别,不告而返,却不敢面对父母和寄宿家庭。

核桃市张先生小年夜突然接到广东老友徐先生电话,说是“宝贝女儿失踪了”,“我们除夕给孩子打了不下20通电话,手机、学校、寄宿家庭,全都没有”。活活一个16、17岁的孩子全然不知去向,吓坏了全家。张先生也急得像热锅蚂蚁,电话打遍洛城熟人,最后终于从一位友人得知:“前两天她说想家要回去过年,我送她去的机场”。

两、三个小时后,大陆老友再来电话,“孩子找到了”,老友告诉张先生,宝贝女儿确实独自回了国,但担心家人不同意,先斩后奏,到了家不敢见父母,只好除夕夜躲在自家车库不上楼。“女儿还说受不了美国,不回去了”。

徐先生16岁的女儿去年秋天到南加留学,在圣塔芭芭拉一家教会高中就读,同行的还有两位也是广东女孩。三个女孩同进同出,形影不离。不料两个女孩去年寒假回家,本来说好假满返校,却临时决定“不再去美国了”,“因为受不了天天读圣经,天天三明治、炸鸡和蔬菜色拉”。

无独有偶,近年帮朋友接待过多位中国小留学生的陈太太表示,她认识的小留学生中,现在“差不多走了三分之一”,有点跌破眼镜。

她年前帮忙一位大陆友人的孩子来美留学,进入哈冈威尔森高中就读,按家长意愿住进了一户墨西哥人家。不久孩子却打电话向她抱怨“墨西哥寄宿家庭洗澡不关门”。

陈太太表示,她认识的小留学生也有抱怨寄宿家庭管教太严,不轻易让孩子出门。有次一个孩子多次打电话给她,请她帮忙周末接出去吃顿中餐解馋,她给寄宿家庭打电话说明情况,“但等到再想具体约时间带孩子出来,监护人再不接听电话”。

寄养家庭的严格和一些小留学生从小养成的宽松,似有很大落差,陈太太表示,她朋友过来留学的孩子中不少人来自富裕人家,“有次我去机场接孩子,下来的两个全身都是名牌”,陈太太说,一个女孩的行李包,大、中、小全套都是大牌子。不少小留学生寒假暑假更是一定回国,“买机票时,价格连问都不问一下”。

小留学生2:五狗同吃饭 三年没好友

但小留学生中“一肚子苦水”的也不少。

“我来美国三年,没交到一个知心好友”。来自深圳的陈同学表示,他来美国时已是高中一年级,直接对接进入这里的十年级,“本地学生都开始冲刺大学”,根本没人注意他这个外国学生。“我们这些外来人,自然只有小圈子”。

语言自己摸索,文化自己适应,连饮食都不能随心所欲,而比“小圈子”更无奈的是“中国小留”的标签。陈同学表示,他的班上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本地学生虽是少数,但“从他们的眼神和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根本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留学生”。

“FOB(Fresh of boat)”已不是第一次听到,陈同学表示,有次他听到一帮本地同学正在讨论中国小留学生,“很有钱,但很傻”。陈同学表示,他身边确实有很多小留学生“花钱如流水”,而他只身一人来美留学,父母虽经商有成,但自己“每月的零花钱不超过150美元”。

但不管自己多努力,都感觉很难摘掉这个“有钱而傻”的标签,“挺难过的”。

不到16岁即来美留学的另一位陈同学表示,离开父母异国求学的最大挑战不是学业和语言,而是生活环境。“当你感觉无法改变的时候,很难过”。

陈同学表示,她居住的寄宿家庭,是一对大陆和台湾夫妇开办的“小留学生之家”。除了主人一家四口,还有她和另外一位留学生,外加五只狗狗。

由于主人对狗狗宠爱有加,“我们吃饭狗狗就在脚边转悠”,满屋的狗味和狗毛,对从来没有养过宠物的小留学生是个不小的挑战。

“最难过的是吃‘大锅饭、大锅菜’”,陈同学解释,寄宿家庭经常几个菜煮上几大锅,“每天加热后再吃”,“常常三、四天吃不完,不吃完主人不做新菜,我们只能继续吃旧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