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当掮客买卖掺假黑龙江“五常大米”(图)
【看中国2015年06月26日讯】据大陆媒体报导,素有“贡米”之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近年来,屡屡爆出造假问题。据报导,市场上90%的五常大米都掺假,而在掺假勾兑“调和米”的利益链条上,催生了大批“掮客”,他们大多有政府官员背景,能够打通各种关卡,暗中操纵大米买卖。
市场上90%的五常大米都是掺假的。(网络图片)
《中国新闻周刊》25日报导,业内人士估算,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目前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90%的五常大米都是掺假的。
过去,五常大米造假的主要方式是往大米中加香精、蜡等添加剂,即“杂牌米+香精”等,但目前五常大米造假则是所谓的“调和米”,又称“勾兑米”。
而在“调和米”勾兑的利益链条上,催生了大批“掮客”,他们大多有政府官员背景,能够打通各种关卡,暗中操纵大米买卖。
据报导,一些“隐形米商”从外地收水稻,再倒卖给五常市的加工企业,一转手一斤水稻可以挣0.3至0.5元,每车水稻最低装载在30吨以上,如此算来,每车水稻至少能挣1.8万到3万元。买卖可谓利润丰厚。
知情人表示,尽管政府采取封堵措施,但勾兑、造假现象并未得到遏制,参与者既有个人,也有企业,甚至有个别政府官员也参与其中。
五常市粮贸商业街上聚集了多家水稻种子经销处以及大米销售企业,某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五常市某位现任官员拥有该企业的股份。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五常的一些官员或明或暗参与当地大米种植、生产和销售,有的官员在大米加工企业持有干股,有的则是通过亲属持股,甚至有些官员以顾问身份在企业中担任职务。
“近些年五常勾兑大米催生了大批掮客,这些掮客大多有政府官员背景,暗中操纵大米的买卖。这些五常市的掮客能从外地收稻,并且顺利通过政府设置的关卡,再卖给五常市的加工企业。”上述知情人表示。
对于“调和米”问题,五常官方内部有认知上的分歧:一种看法认为这是造假行为,而另一种看法则认定这是出于“市场需要”。
报导称,五常大米之乱,既包含大米产业品牌保护和监管的困境,也体现在大米生产和销售环节所衍生的这条灰色利益链的野蛮生长。
有评论指,大米造假,官方应是监管主力,当监管者为了私利变成了造假的推动者,再完善的监管机制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