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妈妈:中国式教育养出一群懦夫和寄生虫(图)
一位在中国待了三十年的美国妈妈,却一直对中国的“啃老”问题困惑不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外”的诧异
前几日我的美国朋友德蕾莎因为探亲回美国,专程到了我们家和我们叙旧。她在中国做管理顾问咨询,自从八十年代开始,便一直住在北京。
德蕾莎领养了一个中国孩子,名叫凯莉,这次一起带了来,于是我们讲到了育儿的问题。她说一次小凯莉起床后折被子,保姆看到后马上过去抢过来,边折边说,“你人小,折腾半天也折不好,我来折,三两下就好了,干脆利落!”
德蕾莎知道后坚持说不行,“小孩哪怕是花二十分钟折好,那也是她自己的劳动,再说她也没什么事,就让她花这二十分钟时间,她完成之后,也会很有成就感,这多好呢?”
在后来的谈话中,她说到她的一个北京熟人,儿子要结婚,本来自己有房子,但是觉得父母的房子更好一点,于是让老两口把房子让出来,供他们结婚。
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改喝咖啡为喝茶的德蕾莎一听有这种事情,目瞪口呆:“这开什么玩笑,这人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理由让父母给自己房子?”但这种事情,在中国实在太普遍了,恐怕只有这些“老外”才觉得不对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她说的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小时候,家长给小孩子折被子成习惯了,长大了,帮他们找工作、给他们买房子,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这样的例子一多,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啃老,你情我愿?
曾看过深圳电视台一期主题为“啃老”的节目,观众里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年轻的学生,近似于一边是“被啃族”,一边是“啃人族”。
奇怪的是,当主持人问起“啃老”这个问题时,两边的反应却出奇一致,被啃的觉得该被啃,而啃人的也觉得理所当然,周瑜黄盖,愿打愿挨,剩下中间几个持异议的嘉宾莫名尴尬。
愿打愿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教一个人开车,还不如天天开车送他去他要去的地方简单。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未必不知让孩子独立自强的重要性,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培养这种独立精神。
德蕾莎告诉我,即便我们疼爱孩子,但教育就得讲究原则。
在养育孩子的阶段,大家常常为了省事,把应该由小孩独立二十分钟完成的事情,自己四分钟完成了,甚至事事为其代劳,表面看来,父母“牺牲”最大,其实有苦劳没功劳,甚至是一种“不教”之过:因为我们不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
几年前“虎妈”蔡美儿很火,随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公开和她唱起了反调,他的论点很有意思,他认为,“虎妈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溺爱,即用严厉的计划式教育保护着孩子们,不让她们去从事更有挑战的活动。
我颇为认同此人的观点。我们一般只看到美国小孩童年的幸福,却忽略了他们小时候在品格上的各种锤炼,比如他们去参加球赛,他们会在这中间学着庆贺赢球,也会学着接受输掉的比赛,如何对付糟糕的队友,如何在一个挺差的团队里,学习做到自己的最佳。
停止溺爱
我们中国家庭的小孩,一般都重视学习,能把数学乘法表铭记于心,能对唐诗宋词背诵如流,也能把钢琴弹得呱呱叫。这些事情并不难学,一来,很多是死的东西,二来家长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外包给了学校和辅导班,自己不需要操多大心了。
然而学校很少会教孩子独立处事,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教学过程,因为它需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训练。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问题,有时候我们甚至连问题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大家都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孩子小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教,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等孩子大了,啃老,你能怪他们吗?因为他已将索求视作天经地义,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德蕾莎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人年轻的时候,哪怕多花一点时间,自立地把人生经营好,辛苦是辛苦一点,但当一切都是自己亲手造就时,那种自豪和自尊,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请不要误以为这是对我们各自父母的指责和道德品判。我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说这些话,本文的阅读对象,是现在“在职”的、“孺子可教”的中青年父母。
我这么写,也是自我反省,上面说的毛病我也有,我有时候也为了省事而代劳。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我做得也大有欠缺,问题是即便是我失职,小孩也没法让我换内阁,让我下台。这对他们是何等不公,对于我们自己,又是何等大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