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多年的“悬庙”(图)
悬空寺座落在中国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处,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峰的绝壁之上。此寺始建于北魏的晚期,后金、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缮。悬空寺三层九脊,共有楼阁殿宇40间,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登楼俯瞰,有如置身于绝壁深渊之中。
网络配图
在半山之腰建筑寺庙,实乃是超凡之作。“悬空寺”以其玄妙的特点誉满古今建筑史。无论是从它的设计构思,还是它的建筑构想,它的大胆、它的奇巧、它的无畏都可以说是让人惊慕不已,慨叹不尽!严肃中有活泼。
“悬空寺”座落在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谷两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只是中间略有凹曲之处,悬空寺就把握了这仅有的落脚点而建在悬崖之中,也可以说是绝壁之上。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寺庙悬空而建,这里一定大有乾坤。
悬空寺有一楹联:“蕴毕昂之精,霞蔚云蒸,万丈光芒连北极; 作华夷之限,龙盘虎踞,千秋保障镇边陲。”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恒山日记》中写道:“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
悬空寺正如古代诗人描绘的那样:“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悬空寺因为 “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而被列为恒山十八景之冠。
悬空寺的结构精巧,整座寺庙由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以横木为梁者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具有防腐作用。
同时每根立木也是功不可没的。这些立木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了。这个奇妙的原理是现代科学理论很难想象的。所以从远处看人们把悬空寺称为“三根马尾空中吊”。
据说悬空寺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虽经过维修乃至多次地震,整体结构仍是安然无恙。这不可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令人深思的是悬空寺的建造完全是不按常规设计兴建的。
悬空寺对于“居住者”也是有要求的,这种要求是自然的而非人为因素使然。因为胆小者根本就不敢悬空而居。悬空寺共有殿宇楼阁四十余间。上下有螺旋式楼梯相通,走在木梯上,前人似踩在后人的头顶;中心阁与边阁之间搭有栈道,一踩上去就“吱吱”作响, 颤颤悠悠,透过板的缝隙还能望见百丈深谷,令人惊魂。可是对于净心洁虑的和尚来说,他们是无畏的。以现代人的思想来看,因为现代完全依赖于现在科学实证理论,“木头结不结实?”“踩断了怎么办?”“别被风吹下去?”“掉下去就没命了”等等思想,怎敢在上面居住呢?可是对于和尚来说,“有佛而心定”,因而,他们可在寺中静心修行。
更为令人震惊的应该是它的设计构思与选址。“在悬崖上建庙”这一提案,如果是放在现在,那很可能会被现代科学家“否决”。根据是什么呢?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受风吹日晒,或自然环境的变化,山体可能会剥落、风化、滑坡等危机存在。其实呢科学家如果以现代理论可能根本就不会有这一想法。可是了然和尚想到了,为什么他敢这样想呢?他是一名修炼者,他知道宇宙的真理存在,他对大自然有更高的认识与理解。
这座“悬庙”必将象灯塔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田,激励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