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偷菜”(图)
宋太祖赵匡胤为宋代开国皇帝。(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后汉干佑元年(948年),开封郊外一座破庙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夜色深沉,正在睡觉的主持老和尚,猛然听到窗外菜地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心想:“莫非有野猪来捣乱?”老和尚翻身坐起,披起衣衫,点亮灯火,到窗外查看。
当时兵荒马乱,这个郊野小庙已经好几年没有收到任何布施了。为了活命,老和尚不得不起早贪黑的侍弄几亩菜地。隔几天就挑一担蔬菜入城,以便换点米、熬点稀粥。菜地可是老和尚的命根子呢!
老和尚一手持灯,一手护着灯火,缓缓朝菜地挪去。眼看前面黑影蠕动,见着灯火竟然还不逃跑,老和尚很是恼恨:“这只野猪也太嚣张了。”
可野猪凶猛,老和尚不敢靠近。老和尚抄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力砸过去。猛然间就听到“哎呦”一声传来。仿佛是个人声!
老和尚战战兢兢走上前去。在灯火照亮处,发现一位面黄肌瘦的大汉正怒气冲冲瞪着自己,手中还抓着老和尚辛苦了几个月所种植的嫩莴苣。
老和尚笑了,连忙招呼大汉入屋,并询问他,堂堂一个大男人,为何沦落到半夜偷菜的地步呢?
原来,这名大汉叫赵匡胤(西元927-976)。对,十三年后,就是这位偷菜的大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繁华、最富庶的大宋王朝,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人们称其为宋太祖。当宋太祖还是赵匡胤的时候,曾过了几天凄惨的日子。
父亲赵弘殷善骑射,是名官员。曾投靠赵王王镕,唐庄宗李存勗也曾将之纳为洛阳禁军。赵匡胤从小也算是衣食无忧,可是他少有大志,不满于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于是,在二十一岁(西元947年)之时,辞别父母,闯荡江湖,立誓要凭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一番功业!《宋史》亦有相关记载﹕“汉初,漫游无所遇。”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年少赵匡胤四处漫游 初期无所遇
五代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彼此攻伐,流民遍野,田地荒芜。白手起家谈何容易。赵匡胤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投靠父亲的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赵匡胤为人豪爽,精通武艺,很快就赢得了随州官员的喜爱,但却惹怒了董宗本的公子董遵诲。在董遵诲的排挤下,赵匡胤不得不离开随州。董宗本只是管饭,因此,赵匡胤在随州工作数月,没有收受任何工资。
赵匡胤卖刀卖马,勉强来到凤翔府,找到父亲另一位朋友节度使王彦超。但是,性温和恭谨,能礼下士的王彦超,在见到年轻的赵匡胤前来投奔之时,仅以几贯铜钱而将之打发。自视极高的赵匡胤,很是愤怒,多年后仍耿耿于怀。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曾当群臣面前询问王彦超旧事。当时,宋太祖问道:“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王彦超降阶顿首回曰:“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成为大宋皇帝,已是多年以后。可是,当时年少的赵匡胤是无计可施的。放眼天下,何处才有他的容身之所呢?
赵匡胤想回家,但是当时战乱频繁,物价飞涨,基本吃食的花费都快成了问题,更遑论回家所需的盘缠。因此,赵匡胤吃了几天饱饭,又开始饿肚子了。他开始吃野菜、喝冷水、打野物,半饥半饱地走了数天。到了开封城百里外,见着菜地上有清脆的莴苣,实在饿极了的赵匡胤顾不得什么礼数,一头扎进菜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老和尚在听完赵匡胤的叙述后,笑了笑。接着,老和尚烧火做饭,把仅有的几升米全部拿出来,让赵匡胤吃了饱饱的一顿。吃完饭,赵匡胤去洗澡,换上老和尚的僧袍,舒舒服服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向老和尚辞行。老和尚又给赵匡胤几个菜饼。赵匡胤非常感动,战乱之年一个菜饼就能救活一条性命呢!赵匡胤拍拍胸脯说:“他日我若得志,必然为大师修建一座大寺庙。”(宋太祖后来为老僧修建一座大寺,即宋朝皇家寺庙普安寺)
老和尚告诉赵匡胤,开封城中枢密使郭威正在招兵。身处乱世,从军才有出头之日。赵匡胤听后,立即放弃回家的念头,决定到军营投军。
赵匡胤走在路上,肚子饱饱的,身上暖暖的。当时,朝阳初升,赵匡胤心情舒畅,诗兴大发,写下平生唯一一首诗歌:“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
这一年,赵匡胤结识了郭威的养子柴荣(日后的周世宗)。从此结束平凡的生活,开始了传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