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五四运动,主要是对外反对“列强不平等待遇”,对内则是表现在方方面面寻求“如何救中国”的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则包含了在五四之前的数年中,就在进行的白话文学运动,以及五四事件之后,所引发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东西文化论战等。(NTD TV)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中西交流,第一波的中西交流,就是印度佛教的东传。由于佛教的刺激,中国人从此除了成君子、成圣人、甚至成仙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成佛。并且在唐代出现了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参禅学佛顿成时尚。佛教的挑战成就了宋朝的理学,从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陆象山直至明代的王阳明而达“心性之学”之大成。这是中国人在面对第一波强大的外来思想─佛教,所作的回应。
第二波中西文化交流则是1840年鸦片战争所引发的向欧美等西方国家学习、以救亡图存的一系列各种形式的运动。虽然都称做中西文化交流,但“西”的内涵却大相迳庭,因为第二波的“西”指的是现代化的西方欧美国家,而非指西域与印度。
这波中西交流来自海上,船坚砲利的英、法、西、萄、德等国,把古老的中国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在世界舞台上抬不起头来。中国人才真正明白“交流”的重要,明白“走出去”的重要,如果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的航海行动能够持续发展,如果清雍正(1722-1735)、乾隆皇帝(1736-1795)不闭关自守,也许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会如此惨烈了!
整个第二波的中西文化交流,可以分为1840以前的和平交流阶段,以及1840以后的因受侵略而被迫交流的阶段,这个惨痛的阶段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整一百年的中西交流悲情史。第三个阶段则起自1949年中共赤化中国,蒋介石退守台湾,香港回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两岸三地分开独立的发展,一直至今天。
1840年以前西方人如何看中国
其实在1840年以前,欧洲人对中国是很向往与赞美的,《马可波罗游记》(1299)让许多欧洲人向往东方的中国。相传哥伦布也读过此书,因为笃信地球是圆的,所以相信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中国。结果在1492年意外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明末清初耶稣会教士不但把西学输入中国,而且还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许多启蒙学者因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例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就赞美《易经》是中国人伟大的智慧,它借着“阴”与“阳”两个符号表示宇宙间复杂的现象,与他所从事的二元算术,要藉0与1表达复杂的宇宙,不谋而合。他肯定中西文化各有优点,应该互相交流以截长补短。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肯定中西文化各有优点,应该互相交流以截长补短。并非常称赞当时清朝的康熙皇帝,说他不但精通中华民族的学问,又从传教士身上接触了欧洲的科学,“求知欲强烈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看中國图片)
莱布尼兹非常称赞当时清朝的康熙皇帝,说他不但精通中华民族的学问,又从传教士身上接触了欧洲的科学,“求知欲强烈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位受全国文武百官顶礼膜拜的君主,竟可以同传教士一天三、四个小时地关在房间,如同师生一般的相处,熟悉精密仪器,共同钻研书籍。康熙皇帝还能理解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证明、三角函数计算,而且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天文现象。
著名的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有很高的物质文明,如印刷术、陶瓷、养蚕、纺织与建筑术都独步世界,远非欧洲可以比拟,如万里长城与运河就是明证。他对于中国的道德政治也给予很高的评价,更把“赵氏孤儿”的故事改编为剧本在欧洲上演,伏尔泰可以说完全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
整体来讲,十八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是反宗教的,因而对于宗教色彩淡薄的中国文化特别喜好,并藉以作为反宗教的工具。除了思想界之外,当时盛行于欧洲的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运动崇尚活泼自然,中国的庭园艺术、陶瓷器因此大受欢迎。
中国史上第二波大规模中西交流年表
1299 马可波罗至中国,谒元世祖忽必烈,回欧洲后口述《马可波罗游记》。
1405 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
149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624 荷兰人、西班牙人陆续侵入台湾,至1662年郑成功进入台湾为止。
1627 台湾史上的第一个传教士(荷兰籍)抵达台湾
1847 美国牧师带容闳返美,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
1842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正式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
1860 英法联军战败,自强运动开始。
1872 至1875年间,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9 至1883年间,孙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求学。
1895 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台湾割据给日本。
1900 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3.33亿美元庚子赔款。
1905 留美幼童詹天佑兴建京张铁路
1907 美退还庚子赔款,规定必须用于派遣中国学生留美。
1909 胡适等庚款留学生赴美,至1918为止共499名。
1911 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清朝覆灭。
1912 留美幼童唐绍仪任第一任内阁总理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至1918结束。
1917 胡适返国任教北京大学,编新青年杂志,倡议白话文。
1919 抗议巴黎和会对中国不公,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德先生”与“赛先生”响彻云霄。
1937 八年对日抗战,至1945年获胜。
1949 苏联所领导的共产国际所扶持的中共赤化中国,两岸三地各自发展。
1840年以后的中西交流
历史上,中国文化通常是作为强势文化,远播四方。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改采闭关自守的政策,而此时正是西方工业化如火如荼展开的时侯,当1840年中西因为鸦片战争再度碰头的时侯,形势完全改观,中国在战败的劣势下被动地吸收西方文化。
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在变法、革命相继失败之后,中国人从以“天朝”自居的骄傲中转成“纸老虎”的自卑。因为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强势的文化,尽管在政治上中国也不是没有亡国过,元朝、清朝就是蒙古人与女真人亡了汉民族的政权,但在文化上,任何进入中国的民族,最后都是被华夏民族所同化。唯有1840年以后,中国遇到的这个西方列强,虽然没有到政治上亡中国的地步,但中国却被逼迫要对自己文化重新审视、批判、甚至放弃的地步。
清朝在不能成功回应这一波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后,最后只能是走向覆灭。然而,尽管1911年孙中山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问题似乎并没有解决,中国内部陷入在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对外又有帝国主义的入侵。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国胡适,也成为《新青年》的编辑。(NTD TV)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与“赛先生”(Science,科学)成为智识份子提出的价值口号。这股中西交流过程中,从器物革命,到制度革命,最后终于走到了思想上的全面革命。广义的五四运动,则包含了在五四之前的数年中,就在进行的白话文学运动,以及五四事件之后,所引发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东西文化论战等。整体来说,“五四”是指发生在1919年前后,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场大型的新文化运动。
蒋介石北伐成功(1926-1928)后,从1928年至1937年,中国进入十年的建国训政时期,全力发展建设。但日本成功的西化转变成为帝国主义,掀起了八年的对日抗战,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又一次可悲的延误。
结语:西化v.s。现代化
如果从世界史的视野来看,并不是中国被强大的西方帝国所侵略,而必须向西方学习。而是从1700年开始,全球都得面临与经过在政治上的民主化与在经济上的工业化这一段过程,统称为“全球现代化历程”。例如中欧、南欧与东欧国家,也同样得向西欧国家看齐。
战争输了,并不代表这个民族不行,就如同运动场上一定有输有赢。然而近百年来战败的屈辱,对中国人的打击太大了,因此造成很深的民族自卑感。本来现代化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得经历的过程,但是中国人却是在很扭曲的心态下去进行这个过程。结果扭曲地认为西方什么都好,中国什么都不好,因而有全盘西化论的产生。
其实西方人也不是都认同这一波新的西方文明的发展。天主教与基督教在近代文明的发展中也受到很大的冲击。西方人对于这个文明的发展在廿世纪造成两次世界大战与左右极权主义:纳粹、法西斯与共产极权主义,也进行强烈的自我反省与深沈的批判。
西方人在教训之下,纳粹与共产主义都在廿世纪结束前走入历史,唯一剩下一个共产极权主义还在中国幽灵不散。关于这一点,就真的是中国人应该感到耻辱的:当年追赶西方的好东西追不上,现在西方弃之唯恐不及的坏东西,却还紧紧抱着不放,还把它认作爹娘,真是太可悲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