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火烧圆明园(图)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但对于英法联军为何火烧圆明园,教科书上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笼统的称之为强盗行径。这场战争的本质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语)。究其原因,按现在的观点来看简直是荒谬的。
当时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冲突的焦点是“公使驻京”问题。至于领事裁判权、赔款、协定关说这些利益上的事对皇帝来说都是小事一桩,也很快达成协议。甚至,后来皇帝还提出以向西方商人全免关税等更多优惠来换取英法两国取消“公使驻京”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皇帝如此注重在现在看来很正常的互派外交官的“公使驻京”呢?公使驻京必然要觐见皇上,而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将在事实上促使万邦来朝、天下共主观念的破产,而这种观念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接受,与儒家“礼治”思想的结合,就成了古代中国独裁专制制度合法性的主要来源。这一改变如果发展下去,这种合法性将受到挑战。这就是导致“通州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其实质是“朝贡体系”与西方国家平等观念的冲突。再深究下去就是清朝统治的合法性问题了。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但对于英法联军为何火烧圆明园,教科书上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笼统的称之为强盗行径。这场战争的本质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语)。究其原因,按现在的观点来看简直是荒谬的。(看中國图片)
满清政府尽管在第一次中英战争中惨败,仍然拒不承认英国的平等地位。在他们眼里,天下只有中国一家,其余各国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根本就没有资格与中国平起平坐。叶名琛在广州对英方谈判修约的要求一概拒绝回答,甚至连英方谈判代表的面也不见。而英方代表在中国沿海到处递交信件,甚至北上白河,要求与中方谈判,又都被推至广州,英方自然感到被戏弄一场。蒋廷黻就此写道:“总而言之,外国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了”。
通州谈判破裂后,按事先计划清朝方当场拘禁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谈判使团共39人。按电影上僧格林沁的话“什么巴夏里巴夏外的,里里外外统统抓起来”,罪名是“叛逆罪”。呵呵,可笑,一群外国的谈判代表怎么就叛逆呢?39人中除18人生还,其余21人全部被折磨致死。这事要搁现在,哪国政府也不能接受的。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结果众所周知,英法联军大败清朝30000人的精锐。
战后,清政府全部答应英法联军条件,而英法联军决定给清帝国皇室一个严厉的教训。这个严厉的教训,就是摧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需要说明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报复行动是正大光明的。报复行动的前几天,英国公使额尔金命令在全城张贴公告:“圆明园将于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额尔金还通过公函的形式,向大清帝国下达最后通牒。英国远征军统帅格兰特为说服法军统帅蒙邦托参加这次报复行动,提出的理由之一就是:“摧毁圆明圆,只是针对应当为这些罪责承担责任的清政府,而非人民。”可见,从一开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则是把圆明园当做了傲慢无礼的大清帝国的一个标志。我们也可以通过巴夏礼事后给他妻子的信中证实这一点“我认为毁掉它是非常合适的。把整座北京城都烧掉太残忍,毕竟这城里的人民有很多是无辜的,他们并没有伤害我们。”
让人不解的是,如此被人焚毁的圆明园更进一步被贴上了爱国主义的醒目标识,当成了道德批判及政治动员永远新鲜的题材,尽管它只是皇帝们荒淫无耻、寻欢作乐之地。至于圆明园的建筑价值及里面的财宝也有夸大之嫌。现在有人从国外用天文数字的金钱购回两个兽首,无异于怨妇心态的再现。试想,这些钱用在救助失学儿童身上不是更有现实意义吗!如果说这叫爱国主义,那这种爱国主义不要也罢。
最后,圆明园曾遭受三劫“火劫、土劫、石劫”。圆明园被烧后,主题结构还在,至于成现在这个样子,就不能怪英法联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