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专栏】阿里会崩盘吗?……(三)
——中国网络股:红色帝国的落日余晖(三)

【看中国2015年03月12日讯】(接前文)

三 我们没有理想

娱乐化的一个副作用是,最终摧毁血汗工厂系统。

娱乐化对社会起摧毁作用,促使社会走向腐朽和堕落。当人们将生活视作娱乐,而不是严肃的过程,一个关键结果是人们变得好逸恶劳。这意味着,人们在短时期内看似获得快乐,在中长期则走向堕落。

在中国,社会娱乐化走过近20年,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引导,推动社会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在引导过程中,技术手段不同,引导能力也显著不同。大致上,电视和网络是推动娱乐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占据不同位置,影响不同人群。

电视是早期娱乐化的主力,对习惯看电视的人群有显著影响力。电视在家庭里有较大局限性,大多只在晚上和节假日影响人们。电视娱乐化的主要方式是人们坐在电视机前,不论多少人,都是以个体的方式被动娱乐。

进入21世纪后,网络逐渐普及。网络不论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家,都能影响人们。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网络进一步普及,人们随时随地上网,以不同的模式推进娱乐化。

在中国权力系统大力支持社会娱乐化时,获得娱乐化消费带来的大量收益时,忽略或者不关心娱乐化对于生产的影响。随着娱乐化的深入,血汗工厂经济悄悄遭到摧毁。

其中,电视推动的娱乐化影响比较有限,人们在被动娱乐化的过程中身体还得到休息,所以整体对血汗工厂影响不大。随着娱乐化的网络推广,新一代人群和网络一起长大,年轻人日益好逸恶劳,而血汗工厂则是通过高强度劳动压榨工人,两者形成根本冲突。

最初一部分人拒绝进入血汗工厂,初步削弱血汗工厂的基础。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年轻人变得好逸恶劳,越来越无法忍受血汗工厂的剥削,拒绝进入血汗工厂,致使血汗工厂逐渐失去劳动力来源。

根据时间进程,网络娱乐化经过几个阶段,最终彻底摧毁血汗工厂经济。血汗工厂经济是中国在1990年代之后推行的主导经济政策,尤其在国企大规模关门解散后,成为2000年后中国经济基础。一方面,血汗工厂经济为中国权力赚取宝贵的外汇,吸引外资;另一方面,血汗工厂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让绝大多数人在血汗工厂中辛苦工作,丧失对外界的关注。

在宏观政策上,中国权力通过多重政策,将数亿农民驱赶出自己的家园,到外地做奴工。在微观层面,血汗工厂通过将工人桎梏在工厂中,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以超时和超体力的方式工作,同时付工人极少的工资,榨取工人的血汗。血汗工厂出口创汇和缴纳税收,成为中国权力经济的主要来源。

虽然2003年后,血汗工厂的关键政策被废止,但是血汗工厂的模式仍在延续。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血汗工厂经济与中国社会的深层矛盾越来越明显。网络作为社会变化的关键动力,成为瓦解血汗工厂经济的重要手段。

网络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中国大城市的少数家庭,2005年之前进入大中城市中相当多家庭,2010年在大中小城市和县镇进入大多数家庭,2015年通过电脑和手机基本在全国全面普及。

网络普及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层受到不同影响。网络普及根据知识/收入与时间梯级普及。总的来说,1980年前出生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计算机使用能力较低,网络的使用度低;从生活水平低、生活条件差、工作条件艰苦恶劣的状态起步,所以能够相对容易忍受血汗工厂的状况,成为早期血汗工厂的主力。从1980年左右开始,中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相当一部分80后群体作为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

80后成长的过程,也是计算机普及的过程。不论计算机、学习机还是游戏机,都是初期计算机的不同形式。部分80后从小接触计算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接触到互联网。由于互联网发展比较晚,80后接触的信息媒介较为综合,包括电视、纸媒和互联网。

另外,中国权力从1990年代末进一步大规模扩招,相当一部分80后进入大学学习,对80后实行了分流。其中,一部分没有上大学的80后直接进入血汗工厂,一部分上过大学的80后进入城市做改变形式的血汗工人。

以时代划分,80后是娱乐化人生的主要接受人群,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做为正常观念,也是积极买房的群体。同时,绝大多数80后接受血汗工厂的观念,愿意通过努力工作赚钱,然后过度消费,掀起后来的买房买车风潮。

从中国权力经济的角度,80后是最驯良最有价值的奴隶群体:既愿意花高价上大学、买房、买车、养孩子;同时有一定工作能力,能够创造出一定价值,获得较高的收入;与此同时,还埋头只顾个体小利益,不关注社会公义,自觉支持中国权力经济,支持血汗工厂经济。

85-90后群体也是与网络共同成长的,但是与其他群体有明显区别。于这个群体而言,网络不仅是获取信息方式,更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例如,电脑游戏(网吧游戏)和网络游戏全面普及,相当一部分85后的孩子更多在游戏世界中生活。虽然老师家长强迫孩子读死书和死读书,但是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反抗或者消极对抗 ,继续在游戏的路上我行我素。

很多90后孩子在较小时就拥有手机,从短信玩起。后来,手机QQ和微博微信等成为孩子们沟通的重要方式。很多家长指责孩子沉迷网络,社会上出现关于儿童网络成瘾的大讨论,心理学家趁机跳出来开设电击疗法治疗所谓的网瘾症。一段时间后,网络成瘾治疗问题不了了之,孩子一切照旧。85-90后群体在网络化生存下逐渐形成自身立场,对父母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反思甚至批判,对中国权力的威严产生心理抵触。

在网络娱乐化的助推下,85-90后群体更追求个人享受,即使工作也要求对个人有益,追求生活享受。在对父母和权力的反叛以及追求个人享受共同作用下,群体大部分人选择消极对抗现实生活。

消极对抗的结果是中国血汗工厂失去奴工来源。85-90后群体消极对抗的起点是不信父母和中国权力给自己描述的美好前景。虽然这个群体出于思维和行为习惯,也号称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在内心主要还是看眼前的好处。例如,绝大多数人也按照宣传所说,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支持中国的崛起,但是这些人一般喜欢选择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例如销售员或者电信银行等类似机构的服务人员,跟人打交道既有趣,又促使自己的心智成长。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绝不进工厂的流水线去做枯燥如机器人一样的工作。

另外,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减少以及高校录取人数逐年增加,有将近一半的人进入大学,这些人大学毕业后,只要有一点点机会求生都不会进工厂做苦力。随着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选择啃老。有的人即使为了生存赚钱被迫进入工厂,也不会拼命工作。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很清楚,即使自己工作再辛苦,赚的钱多一些,也无法跟上高昂的房价。

不论工作、不工作啃老还是半工作状态,大多数人都上网,相当一部分人参与网络游戏。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手机网络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和沟通手段,与外在的真实世界越来越远。随着50-60后日渐老去、70后因为过去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过早衰弱和得病,中国工厂需要新生力量补充工人岗位。但是,85-90后部分拒绝进入工厂,部分对工厂条件要求很高,还有部分游戏人生随时离开工作岗位。

在一胎化导致的年龄段人数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大学扩招显著分流,而拒绝到工厂和随时离开工厂的人群再分流,导致愿意在工厂辛苦工作的85-90后数量少的可怜。当年纪大的人无力工作而新生力量不再进工厂,意味着血汗工厂经济遭到釜底抽薪的摧毁。 (待续)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王尚一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