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诉苦:危险的潜台词
【看中国2015年03月08日讯】已经有两位银行行长在“两会”上诉苦了。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在发言时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银行是弱势群体。”此言一出,满堂大笑,包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则说,和大企业相比,银行的确是“弱势群体”。他表示,前两年银行抓存款要请人吃饭、唱歌,放贷时企业议价能力更强。
经济下行,银行业也步入了“新常态”。互联网金融自监管空白处滋生壮大,借利率市场化和脱媒之势,也分食了银行的一杯羹。资产端需求不旺、负债成本上升,银行业的资产负债两头受压,以存贷为主的业务模式早已不可持续,向“轻资产负债”模式转型则囿于路径依赖难以实施。从去年11月至今,央行进行了两次降息,银行利差持续收窄,更是直接冲击了今年的利润空间。
据了解,有部分大行将2015年的净利润增速目标定为1%甚至为负,与前两年的两位数增长规模呈天壤之别。2014年三季报显示,除农行维持在10%外,其它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已都跌至个位数,在7-9%左右。
“市场的一致预期是,大行的净利润增速为负,1%都是超预期了。”一位基金人士说,预期上市银行业的整体利润增速在0-5%,且后续还有降息空间,这对银行的利润冲击不言而喻。一位股份制银行高层亦对记者表示,去年11月的不对称降息,对该行的净利润增速规模至少减少了10个百分点。
不无讽刺的是,2011年底时任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还曾表示银行“利润太多高,都不好意思公布”。仅仅三年多过去,银行的报表已沧海桑田。过去十年,银行业依靠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但靓丽业绩报表的背后,是较为粗放的经营模式、较为粗暴的考核指标,存款忽高忽低,不良隐患重重。当经济“三期叠加”效应显现,银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自然承受相当大痛苦。
银行业不良贷款已呈全国性反弹。产能严重过剩、整体负债率大幅度攀升、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影子银行与社会集资盛行,看起来乱象丛生。一位银监会中层直言,目前银行不良贷款普遍反弹,“无论哪一个银行,无论哪一个地区”。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即较年初增加42%。
“下一阶段的突出问题就是,风险可控、定价比较好的资产从哪儿来。”一位银行行长说。多位银行人士对记者指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风险偏好减弱。现在经营较好的企业,如果处于行业下行周期,往往会采取不借贷甚至提前还贷来维持经营;而有借贷需求的企业,往往负债率过高,违约风险上升。
理论上,风险攀升必然要求更高的利率来覆盖,但当前国务院的政策着力点是,采取多重措施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据财新记者了解,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采取行政手段控制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导致资金成本难以覆盖风险。
“以往银行像个大胖子,现在不得不站起来瘦身了。”一位大行中层坦言。他认为,互联网金融也对银行业尤其是零售业务提出了挑战,网点也成了银行的累赘之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由于没有包袱轻装上阵,又加之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互联网金融企业尤其是新生的网络银行,则有了挑战传统银行的机遇。
银行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前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两会”期间的答案则是,中国银行业坏账率很低,相信银行业会顺应互联网金融趋势开展业务。此前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未来的新增长点是“金融市场业务”,利率市场化是债市大发展的推动器,这必将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但短期之内,这些业务尚难言放量增长,银行需要忍受转型阵痛,甚至承受洗牌格局。“同业业务、贸易融资、跨境套利等业务都受到趋严的监管。”一位银行人士说。在多重因素下,新业务弥补不上,传统信贷业务萎缩,银行的新增长空间短期内实则有限,叫苦一下也是肺腑之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