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专栏】《穹顶之下》:闹剧的背后…(组图)
——兼与何清涟先生商榷
【看中国2015年03月04日讯】何清涟先生是我极为敬重的经济学家。何先生不仅在十几年前就写出《中国现代化的陷阱》和《我们仍然仰望星空》等具有前瞻性的书籍,而且长期以来坚持分析、解释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笔耕不缀,令人钦佩。2015年3月2日,何清涟先生发表简短文章《社会共识完全破裂:从柴静纪录片的遭遇说起》(编辑注:请参见本网站3月3日在《看博谈》栏目刊载的何清涟女士的此文),文章支持柴静,认为柴静和《穹顶之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否定的人都有阴谋论,而且将引发的社会争论看作社会共识完全破裂。
何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持不同意见。《穹顶之下》的事件反映出来的现象,涉及到中国大陆的基本体制,并且延伸到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在过去两天,中国社会很多人被引导,群情激奋,然后迅速转为沉默。在整个事件的进展中,我个人也发过几条微博,分析预判。由于这个事件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反复性,而且牵扯到中国经济现状,我做进一步分析,把个中问题阐述清楚。
在社会层面,中国近六十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打着高尚的旗号,实施邪恶的行为,最后造成灾难的后果。在中国的宣传语境下,任何一个社会公益或者良知话题被广泛传播并且引发热议,都可以看作在演戏,而演戏的动机源于自利。
何先生之所以支持柴静和《穹顶》,关键是出于公益之心,认为能够推进公益。但实际上,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被利用。为了避免被体制操控的喉舌忽悠,必须冷静地认识现实。
当任何社会公益或者良知的话题出现时,首先需要思考,体制允许这个话题出现甚至广泛传播的原因。类似话题出现的原因,通常是以下两方面:1、利益争夺:利益集团为了争夺利益,通过宣传相关话题,煽动和引导民意,打击对手,最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2、转移注意力:当某个政策维持不下去面临崩溃,通过相关话题转移民众注意力,实现断尾求生。
2015年2月28日,《穹顶之下》突然爆红。这部戏自称纪录片,以公益和良知的姿态拍摄,强调雾霾的危害并探寻成因,对体制内部的一些单位提出尖锐批判。一天时间内,这部片子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迅速扩散,官媒亦力挺。3月1日,更多粉丝众多的公知大V明星名人加入推广队伍,积极转发和点赞。社会民意泛滥,且几乎被引导到同一个方向,形成巨大的意见洪流。民众如同看到真理遇到大救星,雾霾问题终于被提出,我们的空气有救了。
民意迅速发酵群情激昂的过程中,我基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发了几条微博内容:
第一条,3月1日,13:25,不必对柴静的纪录片过度欢呼,那不过是某些人打的又一副牌。网络的普及,如果没有具备对应思考能力的民众匹配,只会导致民意更容易被利用。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实体倒闭潮模式已经开启,失业潮很快如洪水般泛滥。现在,有了很好的借口,为了还你们蓝天白云美好家园,国家关闭了企业,你们失业正常。(附微博截图)
第二条,3月1日,19:37,穹顶之下,民意在迅速发酵。一边是出台各种环保名义收取的税费和立项用于治理雾霾,另一边是掩盖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倒闭潮。人民卖血卖汗换来中国经济奇迹,把房价物价抬的高高在上,压弯自己脊梁;最后也换来雾霾,再把命贴上。这就是三十年发展的伟大成果,人民不过是从一场苦难走到另一场苦难。(附微博截图)
第三条,3月1日,21:14,目前,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已经全面倒闭中,过去十几年的经济政策全面破产,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空气也在自然转好。而现在拼命强调雾霾,只不过转移焦点和视线,而民众以为这次民意被尊重,山呼万岁。六十多年来,愚昧的民众就这样抱着感恩和幻想历经一次又一次浩劫,他们则总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附微博截图)
3月1日夜9点后,狂热开始降温,3月2日晨,微博圈归于安静。多方面信息显示,《穹顶》不是所谓的纪录片那么简单,《穹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操作!运作的结果也跟雾霾无关,而是关乎利益。
不少人认识到背后的利益集团,发现自己开始的点赞支持,本来想着反对利益集团对中国社会的破坏,结果发现自己被利用,成为利益集团的支持者的民意工具。在感觉受骗上当的情况下,大量民众从最初的支持变得清醒,不再对此发表意见甚至开始反对。不论不发表意见还是反对,都是出于对体制的反感。
不过,何先生可能不了解反对者的出发点,忽略反对者的警醒和反思,认为反对者是“阴谋论”。问题是,中国的整个政治经济系统,本身就是暗箱操作。阴谋论不是人们的想象,而是真实在发生。在《穹顶》的策划、拍摄、发行和爆红过程中,一直都有暗箱操作,并且达到利益集团的满意效果。只不过关心的人越多,好事者也越多,揭露的内容越也多,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穹顶》背后的力量。同时,也恰恰因为揭露的内容越多越不利于背后的利益集团操作,利益集团在短时间达到目的后,迅速淡化《穹顶》,让揭露的声音随风而去。
单纯从运营操作角度看,《穹顶》的策划无疑很成功。其推出时间正好兼顾上述两个目的,不仅能达到利益集团的目的,还能转移民众对经济崩溃的注意力。从《穹顶》公布的筹拍时间分析,其目的主要是达到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崩溃,《穹顶》还可以作为转移矛盾的借口。在未来,还能利用环保的口号,转移人们对经济崩溃的矛盾和注意力,比既得利益集团的短期利益更加重要。
具体分析两方面作用,可以明确看出,《穹顶》在公益的口号下,实际只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宣传片,对社会状态的改善不会有任何实质作用。
首先,环保只是利益集团获利的手段。利益包括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政治利益。《穹顶》在中国调动了大量资源,采访了不少体制内的人员,发行上受到国家主流媒体的积极配合。《穹顶》在鸣谢的单位中,提到了某国际环保机构。一些好事者搜索发现,这个机构的负责人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胞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在背后操作,《穹顶》瞬间爆红很容易理解。
那么,为什么利益集团如此积极支持《穹顶》? 结论只有一个,为了收获更巨大的利益。按照正常思维,环保与经济相冲突。如果想达到环保目的,需要采取两种手段:第一,减少经济活动——尤其减少工业生产,因为有生产就有运输和其它一系列污染行为;第二,增加环保投入,而环保投入是从经济上亏损的投入,进一步消耗社会资源,减少经济发展能力。
《穹顶》从这个角度宣传了雾霾,让民众理解环保的重要性,自然对经济造成打击,并对股市造成严重的利空影响。但是,3月2日股市开盘后,股市在《穹顶》下完全没受负面影响,环保股全线涨停。中国股市一向是中国权贵的提款机,当环保题材股票暴涨后,并不意味更多的钱流入具体的环保项目去改善环境,而是更多的资金流入股市,参与股市的虚拟炒作。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穹顶》背后的力量早就看到对股市的影响,已经提前进场布局,相关股票纷纷涨停时,这些力量也自然获得极大的经济利益回报。
其次,《穹顶》从政治利益角度起到明显的造势作用。片中,柴静多次提到中国体制的问题,并且强调体制对污染的结果负责。稍有认识的人就可以看出,柴静在其中只是反对部分体制,而不是反对整体体制。而且,柴静也集中访谈体制内的官员,从官员处获得重要信息。观察力强的观众,完全可以看出柴静在引导观众形成反对部分体制的舆论和情绪。但是,绝大多数民众习惯于盲目接受和认同,跟着剧情对部分体制产生强烈不满。
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不是出于自身追求造成的不满,而是在体制指挥棒下的不满。或者说,体制让民众不满的时候,民众才会突然表现得很不满,发出很大的声音;而体制不让民众不满时,大多数民众就顺从体制的决策,减少或者停止不满。
这种状况意味着,随着中国现任最高领导人独裁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试图打掉既有利益格局,《穹顶》在为这个步骤做铺垫。民众在对部分体制产生严重不满后,普遍对新一届领导人充满更高期望,希望新领导重手出击,打破既有垄断格局,建立新局面。这样的舆论环境,对于反腐和打老虎逐步陷入困境的最高领导人来说,是政治上的强心针,起到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全线瓦解状态,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和环境治理是一对直接冲突的矛盾。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中国经济主要以铁公基、房地产、血汗工厂和电力化工等行业为主,整体管理简陋僵化,普遍污染严重,但是,体制为了保障血汗工厂出口,保证GDP增速,一直在毁灭性破坏资源和环境。
在那时,中国最需要各种环保措施,需要实实在在解决污染和消耗排放问题。如果在GDP高速增长阶段《穹顶》能够热播,引发民众和体制的重视,及时治理,《穹顶》能起到很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经济环境,能够播出的可能性很低,更不要说突然之间爆红。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最需要环保时,体制是绝不考虑环保的,因为会减少体制收入,更无法为好大喜功的体制创造经济奇迹。
进入2015年,中国经济将在最大极限值规模的情况下崩溃,且方式极为猛烈。而体制一直在通过各种努力拖延崩溃到来的时间点。在拖延过程中,想法维护民众信心,是一个关键环节。体制希望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减少民众对经济萧条的注意力。
不过,随着房地产和金融系统陷入全面困境,相关的工矿业也面临全线停工停产。随着实体倒闭潮蔓延,大量就业人员不得不面对减薪、欠薪和失业的严峻局面。不论体制如何粉饰太平,已经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山雨欲来。
而随着工矿业、生产和运输企业的全面倒闭,即使体制不采取任何措施,空气质量也将快速转好,此时谈治理谈雾霾和空气污染,压根是多此一举。《穹顶》拍摄雾霾主题,不仅失去基本意义,而且在整体策划上避重逐轻,在风格上讨好和煽动民众,同时又不涉及更长期更关键的问题。当《穹顶》爆红后,正好可以成为体制的借口,将行业崩溃的状况,粉饰成主动调整的结果,继续让民众保持信心。
所以归根结底,《穹顶》只是引导煽动民意,掩盖中国经济全面崩溃的一部影片,仅此而已。
《穹顶》事件中,民众的行为反映出绝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思考能力,瞬间变成乌合之众。在未来,经济崩溃将意味着大混乱的开始,这样的民众面临的结果必将无比惨烈,唯望天佑中华!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供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