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视角】中国经济绝境之产业链解体(五)
——“2014中国实体经济困局”系列之八
【看中国2015年03月02日讯】(接前文)
第二节 进口替代产业链
一
2005年,联想关于“技工贸”与“贸工技”的观点之争重新激化。“技工贸”是指倪光南的路子,首先进行技术研发,以技术驱动生产进而实现销售增长;“贸工技”则是柳传志的观点,首先卖东西,什么赚钱卖什么,然后再建立生产系统,随后再进行技术研发。
倪光南和柳传志的观点之争本身,是不同人员基于不同立场进行的不同路线之争。倪光南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年轻时就参与重大国家级技术项目。1983年,倪光南从加拿大回到中国,志在推动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自掏腰包在加拿大购买关键设备和零件开发联想式汉卡。柳传志则是另外情形,他曾被下放农村劳动,在技术领域毫无建树,但需要指出的是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1984年前在贸促会任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并在1984年创办香港中国专利代理公司,1984-1991创建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1993-1998任香港法律服务公司董事长,1993年创建北京柳沈知识产权公司(后改名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他是首席合伙人。
将两人的出身背景进行对比,一个是技术精英,着眼于未来;一个是官二代,社会关系广泛精于人事利益,两人产生冲突时孰胜孰输其实已经注定。
倪光南作为技术人员,以技术发展为导向推动业务发展。1985年,联想式汉卡投入市场,他以西方高技术公司的榜样十分重视市场推广工作亲自站柜台了解用户需求进行推销;组建联想式汉字系统用户协会和《联想世界》会刊,构建用户与公司的纽带并交流应用经验促进推广应用;设立热线电话解决用户的各种问题。联想式汉卡为公司赚来第一桶金,仅在计算所公司创建的头三年间就创利一千多万。到1995年汉卡生命周期终结其为公司创造利润过亿。
1989年联想集团成立,其名称就源于联想式汉卡。1988年联想汉卡站稳脚跟之后倪光南转移工作重点,自己带领团队在香港研发成功联想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品牌微机也在国内推出,到1993年就成为国内微机的第一品牌。当时联想微机的核心优势是主板的技术优势,而联想286的测速值是当时著名的AST 286的1.7倍。依靠这样的技术优势,联想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台486和586微机等。1992年倪光南立项研发联想程控交换机。1994年7月,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入网证,其全面实力超过了当时的华为,连中南海都采购联想程控交换机。
另外,早在1993年倪光南就组织软件中心、小型机部、R&D部三个部门联合开发LXBS金融平台软件,向金融领域进军。1994年,倪光南发现在香港联想上市中存在着上市招股书所没有披露的重大负债持股问题,向上级反映要求进行相应的信息公开。这个事件引发联想内部的斗争,当时掌权的柳传志将倪光南踢出局,在双方的斗争中胜出。1995年,倪光南被解除联想总工和董事的职务。1999年,倪光南没有获得任何股权被联想集团解聘。
1984年,柳传志在加入计算所时职位是副总经理,1986年柳传志升任总经理。了解中国体制单位的都知道,柳传志能够以助理/实习研究员的身份当上副总经理,其在中科院人事局领导干部处的经历和其父的社会关系显然功不可没。
由于倪光南一直是决定计算所和联想集团的主导人物,而且是决定联想汉卡事业部、微机事业部和程控交换机事业部的负责人,人们都不认为柳传志作为总经理有多大的作用,于是柳传志开始发力。
1994年,柳传志反对倪光南在上海设立设计中心并且撤换了财务总监,也反对将程控事业部变成分公司(当时程控事业部已经仅次于微机事业部,开始见到丰厚利润的前景)。对倪光南的致命一击则是香港上市的违规操作。当时,北京联想借给导远公司552.58万美元,实际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1.2亿资金,在当时这是不可想象的巨额资金。倪光南以为柳传志进行违规操作,遂向上级领导反映,但倪光南没想到上级领导早已知晓此事,柳传志的每一步都向上级领导汇报过,真相就是:原来柳传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征得领导同意后共同舞弊。如此一来,倪光南要揭露的就不仅仅是柳传志而是柳传志背后的整个系统,结果当然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此时的联想已经不是初创时的联想,汉卡和微机带来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如日中天,香港上市也意味着将获巨额利润,倪光南既没有个人知识产权也没有相应的股份,他成为弃子直接被抛出系统之外,柳传志则依靠体制、依靠其父的关系和上级领导,依靠自己的手腕大获全胜。
柳传志掌控联想后的发展道路不难理解,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其身份和能力决定。柳传志出身于中共系统家庭,中共模式的特点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尤其1989年之后邓王李江等人获得胜利,邓体制逐渐转向江朱体制,这种模式表现得日益明显,同时贯彻闷声发大财的思想,柳传志能够掌权与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在联想复制中共模式。
柳传志掌权的过程,就是全面清除倪光南的人马建立自己的嫡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换掉倪光南的司机再撤换财务总监否决上海的设计中心为开端,从基础功能上砍掉研发设计,从产业角度砍掉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当时研发设计人员是联想的决定力量,而且唯技术权威倪光南马首是瞻,怎么会看得起不懂技术的柳传志?柳传志砍掉研发的对外理由也很简单,联想很缺钱无法支持过多的产品线,所以只能砍掉这些花钱的部门,程控交换机在当时刚刚发展,还没有获得丰厚的利润,砍掉也顺理成章。
铲除孙宏斌则是集中体现柳传志贯彻中共模式的事件。1989年,孙宏斌以普通销售人员应聘到联想,由于能力突出,很快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他仅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国建立13个分公司并且销售1000多万的积压产品,极大地缓解了联想的资金压力。可以想象,如果倪光南和孙宏斌组合起来,联想就能很好发展,柳传志等于没有存在价值。但是孙宏斌野心太大,而且迅速在联想内部获得很高的威望,直接对柳传志的地位形成威胁。柳传志以挪用公款罪陷害孙宏斌令其坐牢,之所以说陷害,是因为后来柳传志自己也说孙宏斌是错判,然后找人将孙宏斌改为无罪,但孙宏斌不清不白地失去了4年自由。
联想一直强调,联想关心员工,并且号召员工对企业忠诚,和联想共创辉煌,但是后来联想业务遭受重挫后毫不留情地裁员,裁员都是突然通知并且监视员工离开,这打击了整个员工群体的士气,打散了凝聚力。柳传志砍掉程控机,让华为这个技术平庸、通过打通关系而得到该业务的企业获得了崛起的机会;砍掉金融平台软件,等于自动放弃一个巨额规模的市场,让外资IT公司在金融市场长驱直入。
所以,一个倪光南的出局,造就了柳传志和任正非两个所谓的中国IT行业领袖,并且极大地促进了IBM等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计算所公司成立之初,柳传志试图给IBM做代理,但IBM公司对柳传志不屑一顾。于是柳传志从IBM的香港代理公司进货做三道贩子。后来在倪光南的推动下,联想微机如日中天横扫国内市场,IBM代理业务不被重视。柳传志赶走倪光南后,砍掉研发和新业务,回归IBM代理业务,大致采取了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1、帮助外资品牌开拓中国市场,也就是帮助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从中获得中介代理费。本来联想凭借自主研发的产品可以成为外资品牌的强有力竞争者让外资品牌极为担心,但是联想突然自废武功不再开发产品而是重新以代理为主,外资品牌自然求之不得,所以联想再代理外国品牌产品就变得轻而易举,联想也通过在中国市场卖国外产品而大赚一笔,销售这些产品的后果是强化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压缩中国本土计算机发展的空间。
2、走私电子进口元器件,直接转手或者组装成产品销售。柳传志自己也承认,曾经进行电脑和电子元器件的走私通过偷逃各种税费赚钱。而且柳传志强调,当时大家都这么做,各个公司都自然选择了走私进口。在这里,柳传志篡改了联想的历史,将倪光南开发赚钱的历史抹去,篡改成通过走私赚钱发展。当然,只有这样篡改历史,才能表现出柳传志自身的重要性,否则,人们只需要将倪光南、中科院计算所各级领导和孙宏斌等人做个拼图,就知道柳传志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3、在中国高价销售在国外贱卖。倪光南离开后,联想微机失去自身的技术能力,逐渐变成单纯的组装加工,再加上联想代理国外电脑品牌,所以联想电脑无法获得懂行的专业客户。随着电脑热的兴起,联想大规模发展“联想1+1”连锁加盟店,利用当时民众的无知,给民众价高质次的产品。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当民众对技术逐渐了解后,联想电脑的个越来越少。2004年当IBM把不赚钱的PC事业部甩掉而联想花高价购进,接手不久就出现更大规模亏损。联想的解决方法是,将原来IBM的高端Thinkpad笔记本电脑,在外国市场贱卖,以低价换销量。很遗憾没有成功,反过来Thinkpad笔记本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更高,国内外形成巨大价差,用国内市场赚的钱养活美国高薪雇员。
4、增强对体制单位的销售加强对体制的依赖。在个人购买者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联想开始拓展政府关系,以民族品牌的口号让政府采购价高质次的产品维持业务和利润。联想收购IBM的行动实际上也是虚张声势,希望调动中国人所谓的民族自豪感让联想与体制进一步捆绑。在联想收购IBM的时候,人们对联想技工贸和贸工技的道路之争已经白热化,因为如果总结1994-2004年之间的联想轨迹,联想除了帮助外国品牌占领市场卖给国人质次价高的产品坑害中国人之外基本没做其它事情,所以人们又开始重提倪光南重新说起联想汉卡、联想微机和程控交换机。联想收购IBM让整个中国体制给联想做背书才压制了这种争论,通过对无知民众的宣传使联想从体制获得更多的支持让体制出钱维持联想这个“民族”品牌。体制单位不在乎买质次价高的产品,联想和体制捆绑的更紧,从中国市场赚更多的钱以弥补海外的亏损。
5、开发新产品线扩展业务。在互联网热兴起后,柳传志后知后觉地重组,将联想分为电脑和互联网相关部门,但是没有软件开发的支持,互联网部门等于是空中楼阁,进入2005年联想已经开始走投无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问题被重新提出。虽然联想通过并购IBM PC部门消除了关于问题的争论,但是研发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联想看到手机市场的两次发展,非智能手机时期做的产品质量极为低劣,成为和TCL基本齐名的劣质手机;看到IPhone成功跟着做智能手机,销售更是一塌糊涂。而联想电脑的质次价高、Thinkpad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联想手机垃圾化、联想智能手机的空口大话与惨淡销售,让年轻人从敬仰转变到耻笑。
6、进入新领域,跟风开发房产。
柳传志与倪光南之争以及柳传志获胜后的各种举措是中国进口替代产业链最典型最集中的案例,集中反映出在过去30年中国体制思维的改变以及进口替代产业链的发展变迁,也预示了未来进口替代产业链的结局。(待续)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