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朱买臣
汉朝的朱买臣,是会稽郡人,虽读了不少诗书,但家境贫寒,与妻子靠打柴为生。
妻子崔氏见朱买臣那副穷酸潦倒的样子,心中生气,看不起他。一天,她把柴草朝地上一扔,回过头去,满脸怒色地指着丈夫骂道:“书呆子!书痴子!你何时才能出人头地?整天见你抱着书读,有什么用?你连打柴的时候也抱着书,我看你是不知道家中的艰难啊。”
“夫人不要发火嘛,”朱买臣就势放下挑子,一边捶背,一边笑嘻嘻地说,“我这是在温习自己的学问功课,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问?学问值一斤米、还是半斤面?”崔氏气哼哼地说。
“哎,把学问卖给你,分文不值;卖给当今的皇帝嘛,可就值钱了!”朱买臣不急不躁地说。
“呸!你一日三餐都吃不饱,还梦想当官发财哩!少给我白日做梦吧!”崔氏更火了。
“夫人啊,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到时候,你会嫌身上穿戴的凤冠霞帔太耀眼的……”朱买臣自信地劝说着崔氏。崔氏见朱买臣越说越得意,更加怒不可遏:“朱买臣!我没福气等到那一天,就要被你饿死了!从今往后,你要再不好好地给我每天打三担柴卖,我就和你一刀两断!”
“这……那我怎么抽得出空来读圣贤之书呢?”朱买臣笑着说,“夫人,我满五十岁后一定会富贵。现在我已经四十多了,你跟我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等往后我有了成就,一定好好报答你就是了!”
“哼!我才不相信你会有功名富贵呢。从今往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算了!”崔氏觉得实在不能再和朱买臣生活下去,便气鼓鼓地回娘家去了。
“夫人!夫人!你别后悔啊!”朱买臣见妻子赌气走了,心中难过,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他坐到路边的青石上,从怀中取出一卷书来,略带伤感地自言自语道:“这样也好,也好。从此,我更能自由自在地读书学习了……”
崔氏离开朱买臣后,为了生活,便改嫁了。有一天,正值清明节,崔氏随着丈夫去扫墓。来到坟地,看到坟地树林中,有个清瘦的人影一边砍柴,一边在高吟着“子曰…”。看他打柴是假,读书倒是真,砍了半天,连根小树枝也没砍断。崔氏不用猜,就知是自己的前夫朱买臣。
这时的朱买臣比过去更加狼狈不堪了:头发蓬乱,胡子很长,衣服破烂,骨瘦如柴。
崔氏念起夫妻旧情,心中不忍,忙把带来祭祀先人的饭菜拿出一些,送给朱买臣吃。
朱买臣正饥肠辘辘,只说了句:“有情后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崔氏在一旁看了,又气又心疼,嘲笑地问:“朱买臣,皇帝怎么还没来买你的学问啊?”“这……时不来,运不转,再等等看吧。”朱买臣心平气和地回答。
“那,等你交了好运,别忘了告诉我啊!”崔氏又挖苦了他一句,扭头走了。
几年后,朱买臣的同乡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朱买臣奉诏来到了京城。这时候,朱买臣的一肚子才学,果真发挥了作用,他向汉武帝说《春秋》,谈《楚辞》,如行云流水,头头是道。他还向汉武帝献了平息东越国(今福建省境内)反叛的计谋。这场叛乱平息后,汉武帝十分高兴,说:“你既有才又有功,我让你回家乡当会稽郡的太守吧。”
朱买臣十分感激皇帝,向汉武帝磕头谢恩,辞别出来,直奔会稽郡设在京城里的邸馆。
朱买臣刚到长安时,生活困难,曾经寄居在这里,向看守邸馆的人讨饭吃。这次被皇帝任命为会稽太守后,他仍然不动声色,穿着原来的旧衣服,把朝廷授予他的会稽太守的绶印揣在怀里,步行来到邸馆。
看守人以为他又是来讨饭吃的,就招呼他到厨房吃饭。朱买臣走進屋里,看到会稽郡的办事官吏们正聚在一起喝酒,众人看到他,连正眼也不瞧他一下。朱买臣像往常一样来到厨房里与看守一道吃饭。吃饭中间,看守偶然发现朱买臣的衣裳里露出了黄色的绶带,觉得很奇怪,就趁朱买臣不注意的时候,猛地一扯绶带,竟然扯出了一枚鲜红的印章。看守人大吃一惊,拿过印章一看,惊得大叫起来,原来这枚印章,竟是会稽太守的官印!看守人睁大眼睛看着朱买臣,结结巴巴地说:“你……你当上会稽太守啦!”朱买臣坐在那里,含笑不语,依旧大口地吃着饭。
看守人连忙跑到屋里,对正喝得兴高采烈的办事官员们大声喊道:“你们快别喝了,会稽太守来到了,还不快去拜见!”办事官员们已经喝得醉醺醺的,听到看守人的喊话,也都吃了一惊,忙问道:“太守什么时候進来的,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们一声?”看守人说:“我也是刚发现的,你们猜太守是谁?就是朱买臣!”
“哈,哈,哈!”办事官员们大声笑了起来,以为是看守人在开他们的玩笑,他们根本不相信:过去多次到这儿来要饭吃的穷书生朱买臣,会当上会稽太守,一个个嘲笑着说:“你别胡说了,就凭朱买臣那副穷相,能当上会稽太守?”
看守人说:“你们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看看嘛,他连太守的大印都带来了。”
一个平时最瞧不起朱买臣的人,站起身来说:“我去看看到底是真是假!”说完就走進厨房。很快他就神色慌张地跑回来说:“真的!朱买臣真的当上会稽太守了!”在座的官吏们听了,酒都吓醒了,慌忙整理好衣冠,排着队来到厨房门口,恭恭敬敬地齐声说:“小的们参见太守大人。不知太守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望太守大人恕罪!”
朱买臣慢慢地从厨房里走出来,用眼光扫视了众官吏一遍,大声训斥道:“派你们進京办事,你们怎么能这样大呼小叫地吃酒玩乐!”众官吏都低下头去,吓得不敢吭声。
这时,门外传来了人喊马嘶声,原来是迎接新太守上任的官车与随从人员来到了。朱买臣昂首阔步地走出邸馆,上了官车,在众随从的簇拥下,向会稽郡而来。
会稽郡的官员听说新太守要来,连忙从各县征召了很多百姓,洒扫太守的车马要经过的道路,又传令各县的官吏全部集合起来,在太守的来路上迎接。远远地看到太守的车马,各级官吏们便慌忙迎上前去,跪拜在道路两旁。朱买臣还乡,他坐在马车上,不断地向路两旁迎接的人微笑、点头。突然,他在路旁洒扫的百姓中,发现了一对夫妻,“那不是自己的前妻崔氏和她的丈夫吗?”他立即命人停下车来,让人把崔氏夫妇唤到跟前。
他问崔氏:“你还认得我吗?”崔氏抬起头来,立时呆住了,原来新太守竟是被自己抛弃的前夫朱买臣!她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头,没有说话。
朱买臣说:“当日我对你说,我总会有发迹的日子,让你等待我,可你硬是不相信。怎么样?现在你看到了吧!”崔氏仍然低着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无言以对。
朱买臣想,自己如今做了官,应该宽容大度,不能跟妇人一般见识。再说自己落魄时,她毕竟陪自己受了许多苦,何况在离异后,她在清明节还送自己饭吃呢。于是,他对崔氏说:“过去的事,我们也不必再提了,毕竟我们曾经夫妻一场,我当年说要报答你,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你们(指他们现在的夫妻二人)跟我走吧。”
崔氏感到羞愧,不愿意随朱买臣去。可是朱买臣硬是让人把崔氏夫妇俩,拉上了自己后面的一辆车,载着他们来到太守府。朱买臣把崔氏夫妇,安置在太守府后边的花园里,供给他们吃穿,有时还过来看望他们。
正是:
发愤读书做学问,
艰难困苦玉汝成。
青云之志不可坠,
子夜过后是天明!
寄语天下为妻者,
暂时贫穷不要紧,
丈夫有志多支持,
世上不少朱买臣!
(事据《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