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炒股“悠着点”

【看中国2014年12月28日讯】A股融资盘迅速超过1万亿元的水平,实在让人有些担忧。好在这些融资盘大都进入了流动性尚好的金融股。当然,允许融资盘介入的股票大都选择流动性较好的股票,也是管理层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已经考虑到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可以忽视风险的积聚。其实,现在“悠着点”、小心点还来得及,别等到融资盘达到10万亿元的时候,难以收场。

因为,相对于1万亿元的融资,大盘股的流动性足够,但相对于10万亿元,情况就不一样了。那就像在股市的头上高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市场会越向上走越难向下跌。一旦发生筹码松动,融资盘抛售就很容易相互踩踏,股价无量暴跌,谁都跑不掉,而市值缩水的强行平仓盘会越积越多。

所以,希望融资炒股者悠着点,更希望一线的券商审慎、审慎、再审慎。这个股票市场是大家的饭碗,不要因为过度融资而招致监管者出手约束,那样对市场、对大家共同的利益都是巨大伤害。

所幸的是,在做出提示之后,中国证监会以一种相对温柔的方式,对过度融资实施了“温柔的检查”,而且进行了“温柔的处理”。但在我看来,这件事还是需要券商自律,大家约定规矩,谁破坏规矩,就建议证监会取消其融资融券的业务资格,把劣币驱除出去。不要因为一颗老鼠屎毁掉一锅粥。

其实,自律挺好实现的。比如,香港市场就有很好的经验。在香港开立证券账户,证券商会通过账户自动提示客户,不同股票可以透支买入的上线比例。比如,某只股票可以允许超过保证金0%至60%的买入额度,告诉客户融资利率是多少。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十分自然而便捷,而且很容易管理;其次,证券商已经考虑了不同股票的流动性和一些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并据此差异化对待不同股票的融资比例限制;其三,用与不用客户自己决定,相机而行。这样的做法应当得到A股市场的借鉴,这实际是说,券商已经把功课做在了前边。

当我们质疑券商融资过度之时,有些券商不服。他们认为有了强行平仓一招,又可以确保风险得到控制。但我真不这样看,没有对投资者事前的说服和控制,仅仅依赖一种强行平仓,这是对客户不负责任的态度。言外之意,你愿意玩,我就陪你玩,玩死了你活该,只能怪你自己没本事。所以,券商要想让自己长治久安,就不能在牛市里冲昏头脑,纵容那种“以未来痛苦换取即期快感”的贪欲,而是为客户想得更长远些,稳健性,在股市里少吃亏。

所以说,为客户服务,券商还有许多可以提高的空间。实际上,严格自律也是让客户放心的一种方式,也是为客户服务的一种手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古训,也是真理。券商自毁长城的事情还少吗?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券商都向大户提供“配资”,1:2、1:3到1:5,结果是什么?券商留下一屁股烂账,许多年都缓不过来,而那些透支炒股的大户也销声匿迹了。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好了疮疤忘了疼,危险!可以理解,多少年过去了,券商管理和经营者换了一茬又一茬,新人没有经历过处理烂账的痛苦,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今天又在向着死亡的方向狂热地奔跑,周而复始地跌入同一片泥沼。所以,今天中国证监会应当组织一些“学习会”,让当年的那些老人们出来讲讲,他们为了高比例透支炒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或许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承。当然,券商也可以找找当年透支惨败的投资者,为现在的客户讲讲,应当如何控制透支的风险。

总之,融资盘过快地膨胀不是好事。融资不是不可为,但一定要悠着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