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画:伏生授经图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字摩诘,原籍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官至尚书右丞。擅画人物、山水。在画史上被推崇为山水画“南宗之祖”。 此图画伏生在讲授典籍的情景。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发现了伏生,当时他年已90余,老不能行,故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

伏生授经图》,唐,王维,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44.7厘米。

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画一清癯的白髯老叟,头著方巾,肩披薄纱,盘坐在案几后的蒲团上,右手执一纸卷,左手指点其上,嘴唇微启,似在说教。伏生,济南人,原是秦的博士。秦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匿于壁中。秦亡汉兴,汉文帝求能治《尚书》的人,伏生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于是文帝派遣晁错前去从学。伏生出遗书授之,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此图就是描绘伏生授经的场景。以细劲圆韧、刚柔相济的铁线勾画人物、案几、蒲团、竹简、纸卷等,显示王维运用线条写景状物的娴熟技能,透出盛唐人物画的雍容、典雅的气息。画面略带俯视,充分展现案几、笔、砚等物,及伏生手执纸卷、娓娓陈辞的神态,用色清雅,但背景留白,不着一笔,使主题特出,形象生动,已显现中国画处理人物场景的特色。

此图流传有绪,宋时已入内府,图上有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明初曾为胡惟庸所藏,后复归内府,清末纷乱,又散落民间。1925年,被日本商人阿部房次郎购得,带去日本。他去世后,其子阿部孝次郎于1943年,将家藏160余件中国古代书画(包括《伏生授经图》)捐赠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这次重回故土,实在难得。有专家看了,认定为王维真迹无疑。敝以为还是依惯例冠“传为”的较妥。因为唐画上尚无画家自署名款,“传为”并不排斥为真迹之可能。从王维到宋高宗,过了三百多年,加上此前的徽宗朝又倡导临摹古画,留世佳作无数,几可乱真,所以还是冠“传为”的为妥。

王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后人评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但人们熟悉的传为王维的画,如《辋川图》、《雪溪图》等,都是山水画,而王维的《伏生授经图》,却是一幅硕果仅存的人物画。王维与唐代画家张萱、吴道子同时代,其时正当中国人物画的辉煌、鼎盛时期,史载王维曾将吴道子画在大同殿上的壁画,在绢上缩画成一卷,谓之“小簇”,可见他在人物画上下过精深的功夫。《伏生授经图》确也体现了唐代人物画的极高水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