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巨头中海油在渤海辽东湾的海上钻井平台。(网络资料照)
【看中国2014年11月21日讯】美国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国企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却已经在拖经济增长的后腿;如果不能把国企纳入市场机制,不能让民企进入被国企垄断的行业,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口号就会落空。
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的国企改革在打了一年的“雷”后,最近终于见到了“雨点”:央企高管薪酬改革初步方案出台,并将于明年实行;据报道,接下来国有资本预算改革计划,以及三中全会改革计划规定的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计划,均会很快发布。
为什么中国的国企改革这么难?它对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性何在?国企改革的瓶颈在哪里?
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管理系主任尹尊声教授认为,今天国企改革的难度部分是中共当年自己的决策造成的。他说:前总理朱镕基主导国企改革,将国企数量减到100多家,是个大进步,“但后来国内的一个战略就是要创造一批大的国企能在国际企业排行榜上占一席之地,包括高管的薪酬也是向国际跨国公司看齐,有的甚至超过了国际跨国公司。”
拿跨国公司高薪的政府官员
于是,在中国的银行业、石油业就出现了一批能进入国际跨国公司前100名之内的央企。但尹尊声说,问题是中国国企的高管是政府委派的官员,“这在中国公务员中出现了两个有天壤之别的等级。央企高管的工资高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中国严重腐败的案例很多就出自掌握了大量钱财的国企主管。”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阻碍中国经济更快增长的恰恰就是仍掌握着中国经济命脉的国企。这一结论是对中国经济有深入了解的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通过大量研究后得出的。
国企在拖中国经济增长后腿
拉迪说:中国民营企业的回报率是国企的2倍,以衡量效率的重要标准的资产收益率加以检验,实际上“中国的国企在拖中国经济增长的后腿。如果那一时期(胡温)把投资放在民营企业上,回报会更高,经济会增长得更快。”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风暴后,当时的胡温政府拿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维持GDP增长。尹尊声说,主要都给了大型国企搞基本建设。他说,对此国内外学术界都认为这一做法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后遗症,导致了很多资金的滥用和腐败,却并没有真正推动经济有效、优质增长,也没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
现在,中国国企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尹尊声说,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中国的民企是通过市场运作的,而国企则是通过行政手段运行的,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但国企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尹尊声指出,国企表现出了明显的劣根性,“对国企的改革就是应把它逐步民营化,或者说市场化,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必须做的。”
隐性控股权的合法化
网络上一位叫Trustno1的网友解释得更为直白:“混合所有制就是权贵们在国资委模式下的隐性控股权,阳光化,合法化!”;“ 混合所有制,就是产权界定的过程,界定给谁,多少价钱界定都无所谓,就是白送给各色红后代们,都比当下这个制度强五倍!”为什么这么说?“季莫伸科,Y当年名号叫啥?天然气公主!Y老公公在苏联时代是乌克兰的州长,她相当于咋们这里的省长媳妇。但是人家一旦有了私产,就成为民请命的民主斗士鸟!”
被称为华盛顿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的拉迪认为,改革计划最重要的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反对垄断”这两条。如何衡量是否达到了这一标准呢?拉迪认为:“我要看,第一消除国企垄断,这样民企才能进入被国企垄断的上游产业和服务行业,以及竞争机制扩大到什么程度。”他说:“国家仍控制着价格,银行的存款利率、兑换率还未完全市场化,政府仍在干预,一些关键性价格需要放开,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总之拉迪表示:“对我而言,你不能说市场已经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而民企还无法进入上游行业、金融业、通信以及其它现代商业服务业。所以我们等着看,多快可以落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