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 光压缩的58万个会议 开完需33年(图)


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案头文件高耸,落实推诿扯皮;借开会之名,行吃喝旅游之实

【看中国2014年10月29日讯】据报,中国压缩的58万个会议,开完需33年:大会套小会开会变“收费”

据大陆官方媒体报导,内部协调、业务学习、表彰总结、动员推进……都离不开两个字:“开会”。就已压缩会议58.6万个—即使按每个会议只有半小时保守估算,连续开完这些会仍需33年。

惊人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会议依赖症”之重,病根则在于热衷“形式”的懒政思维。从非旅游景点不去、非豪华套间不住,到会议费返现、庆典出场有红包,背后“浪费腐败”频现。

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年开会百万个

中共各党政机关一年要开多少会?此次给出了一个答案:如果按照全国压缩会议58.6万多个、下降24.6%计算,开展活动前中共党政机关的会议至少有238万个。

2013年初,沿海一厅局机关一把手自曝,一年要开1068个会,还不包括自己单位内部召集的,没人开会就只能“抓壮丁”,领导没时间让下属顶。“最夸张的时候,早上刚到办公室,15个会议通知摆在桌上。”

高昂的会议费成多地预算“标配”。今年年初,广州市花都区公开了2014年预算晒出的会议费高达2850万元,按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的会议费超过11万元,每天都有200多人参会。

以会议落实会议成多轮整治“牛皮癣”。一有事情发生,优先“会议落实”,一位在县里挂职过的干部和记者说,同样的一项工作内容,县里要开四个会,先是常务会议“研究”,再是扩大会议“讨论”,再向常委会“汇报”,最后召开干部大会“传达”。

大会套小会、开会变“收费” 低效背后暗藏腐败

本应是交流探讨,却成为公款旅游的“遮羞布”;原是加强透明监督的会议费,却成奢侈浪费的“隐身草”。会议层出不穷,说到底是“短期效益至上”原则催生出的短期行为,背后是推诿卸责、规避风险。

—大会套着小会,不开就被“批评”。20多位人大代表九成以上都认为“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成为会议目的“首选”。市里开的会,如果县里没来得及“传达”,甚至可能会被上级主管领导批评。

“先开准备会、沟通会,开完会还要开总结会,有时表面是开一个会,前后却需好几周。”东部城市一街道办的公务员小刘:开会开多了,会议就成为了下属揣测领导意图的方法。不发“带帽”文,工作就可以“放一放”;不开“级别”会,上级的要求就只是“说一说”。

—开会暗藏“收费”,权力收手要钱。“每到年底,各种名目的会就"扎堆",有些都是借开会的名,行收费的实。”山东一家私营企业主透露,“开个座谈会,多少收点费。”正是因为会议通知是政府部门以文件的形式发出,考虑到权力部门与收费者的种种关系,企业不敢轻言拒绝,交费也成了“被自愿”。

一个内部人事干部会议,3天挥霍304万元、人均2.4万元;一场学术研讨会,45名与会人员研讨一天,4天游玩……会议不严格管理,成为腐败的另一温床。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此前通过办案和调研就发现,一些单位通过饭店、宾馆先开出会议费,扣税后再“返还”,或进入单位“小金库”,留待日后有需要时使用;或再次放入消费场所,供单位领导招待客人时使用;或被个人贪污挪用。

—遇事必先协调,“顺手”推卸责任。“开了会、发了文,工作交代下去,责任也就一起交代下去了。”某市直机关的公务员说,“就算将来有了风险,也能一起分担。”

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案头文件高耸,落实推诿扯皮;借开会之名,行吃喝旅游之实;无纸化办公成“纸上说说”,可远程视频非要“近距离交流”……患上“会议依赖症”...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