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马云:外资占领中国金融高地的马前卒?(图)
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看中国配图)
【看中国2014年10月23日讯】2013年05月26日,笔者在《曾飞:笨马云和傻吴仁宝何以胜出?》一文中指出:“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2012年11月,阿里巴巴在网上的交易额突破一万亿大关,马云当选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1999年3月,马云和他的团队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他根据长期以来在互联网商业服务领域的经验和体会,明确提出互联网产业界应重视和优先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他的观点和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很快引起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截至2003年在B2B领域站稳脚跟的阿里巴巴通过免费服务方式迅速介入和第三方支付业务,断掉了eBay的中国梦。阿里巴巴会聚了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注册商人会员,每天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150多万条商业供求信息,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成了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
而当下中国的振兴必须也只能依靠创新。2012年06月24日笔者在《机不可失,中国企业务必强化创新自主发展》一文中就指出过:“自主发展经济,不再依附发展,就必须有创新的支撑,否则就是一句空话。离开了创新的依附发展不可能振兴中华,只能把中华引向半殖民地社会而任人宰割。”因而,应该说,马云生得逢时,本应深受本国当局和资本的支持。然而,事与愿违,除了当选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虚幻荣誉之外,恐怕找不出有本国的实质性的支持,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支持。这与1988年求伯君开发出了WPS开创出中文字处理时代的突破性创新一个样,处在中国无人支持的可怕境地。马云迫于不能重蹈求伯君被微软湮灭的覆辙,不得不依靠雅虎、软银等外来资本的支持。然而马云深知个中的危险,曾多次寻求摆脱外资控制之路,但他没有援军,深陷孤立。2006年07月22日《马云第二次创业 企业家不能被资本控制》披露:“对于我来讲这十年以来任何失败、成功团队取得的这些经历是我最大得财富,有的时候可能要失败、有的时候不失败。比方说雅虎的购并,我们前期没有想过,但是并购的时候没想到那么大麻烦,我一个一个解决往前走这就是经历,失败了也是经历。人一辈子不会因为你做过什么而后悔、很多的时候因为你没做过什么而后悔。……”2013年3月17日21《马云的第三次创业:悄然布局三大帝国》披露:“阿里集团开始筹备整体上市,阿里集团成为大哥,扶持新的小弟妹,这两个小弟妹分别是阿里金融、阿里智能物流。阿里巴巴第三次创业的目的是‘越超电商’,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腹地。阿里金融提出了‘数据贷款’的概念,即通过小微企业在阿里各个平台上的活动,主要是交易纪录、诚信纪录等为其发放贷款,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然而本国依然没有像样的支持,本国的股市早就烂成了人所共知的大赌场,而不是一个聚集资本的有效场所。马云在内部抛弃外部引诱的困境中,要生存,他还有好的道路可选择吗?这就是在众人臭骂马云的时候,笔者不是指责马云,而是责问中国的创新体制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创新体制烂到何种地步呢?
一曰大量的科研创新经费被侵吞,到不了创新这手里。新京报快讯报道说: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发布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证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已被依法批捕。科技部通报称,2012年4月,审计署审计发现5所大学的7名教授存在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就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的身影。
二曰创新人才不被重视,滥竽充数成为用人潜规则。日前,两名中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由于研究经费分配中存在许多问题,减缓了中国创新的步伐。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众多院士专家针对科研中的种种“潜规则”,呼唤给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刘院士的苦恼,也与《科学》杂志上两名中国学者撰写的社论中所指出的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十分相近:“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身为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的李晓方说:“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存在比较多的学术评价,如项目评审、成果评审、各种各样的技术项目鉴定会和项目、课题验收会等。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评价会,伴随着越来越多假教授、假院士、假成果和多种学术腐败的频频曝光。”由此真正的科技人才只能让位于科技流氓。
三曰政策性抑制自主创新。譬如“拿来主义”抑制了自主创新。记者问:这两年,广东一直在强调转型升级,走自主创新之路。工业设计在其中有何作用?赵健答:很多广东企业在生产中一遇到设计问题,就伸手向外面拿,不愿采用国内自主设计,连一个纽扣都觉得国外的好。外贸一直成为广东制造业的主力,企业热衷于仿制和引进国外工业设计的成果,这不仅压抑了广东本土工业设计力量的发展,也直接阻碍了广东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其背后就是崇洋媚外,敢当附庸的基本政策。
四曰创新得不到本国资本的支持。譬如复方蒿甲醚是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也是目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药品。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将蒿甲醚与化学药品本芴醇组方,研制出新药复方蒿甲醚。但是自己生的儿子却要外国人来养。2004年,诺华为复方蒿甲醚付出的间接成本至少在1000万美元。合作项目中,中方为什么只提供原料,而不生产制剂呢?刘天伟说,事实是,中方目前还没有一个企业的制剂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制剂生产规范的要求。刘天伟则将国际合作形象地比作“中国人的儿子外国人养。诸如此类的尴尬屡屡不断。难道是中国太缺乏资金无力支持创新吗?这人人明白,腐败高官宁可拿巨额资金(买美债两万亿美元,救“两房”4500亿美元……)去救美国也不愿拿小额资金去扶持自己的创新,那样会得罪主子的。如此就能理解为什么除了不肯拿资金支持裘伯君开的WPS之外,在微软用其他手段扼制中国WPS的时刻,国内某些高官还故意用不作为来支持微软消灭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
这样的创新体制也就烂到了学者所指责的“逼良为娼”的地步。
而人家美国垄断资本及其政治首领是怎样看重马云创新所带来的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去实现他们控制中国金融高地的战略目标的呢?
2014年09月25日,中国企业家网,《马云克林顿一家相见欢,新首富盯紧全球权力通行证》:马云参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主办的慈善年会,接受克林顿女儿的采访,与希拉里聊女性创业话题。而此前,他已经与克林顿本人有过数度交流。在阿里巴巴创纪录IPO的同时,马云马不停蹄地结交名企大佬、亿万富豪、前总统等各路美国社会名流。当地时间9月23日,马云参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主办的“克林顿全球倡议”(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简称CGI)年会,这也是他此番在美的旋风式联谊活动的最后一站。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也计划出席活动。“一个星期内就有三亿人次在阿里巴巴上进行交易。”当地时间9月20日,克林顿在接受彭博新闻电话采访时说,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灾难的反应,“马云现在有机会改变(慈善问题的)现状。”“克林顿全球倡议”由比尔·克林顿于2005年创立,是独立于克林顿基金会的非政府组织,旨在聚集全球各界领军人物的智慧和资源,致力于推动人们探讨世界性问题,应对一系列全球化挑战,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据彭博新闻报道,此番马云受邀在其中一个活动上发表演讲,同场的还有通用汽车CEO(首席执行官)博拉(Mary Barra)。忙碌的美国行:除了克林顿和博拉,马云此番美国行,还结交了诸多美国社会名流。彭博新闻披露,9月19日挂牌当天,阿里巴巴在纽约安排了一个私人午餐会,由彭博新闻创始人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主持,受邀出席者包括:通用电气、摩根大通和美国在线CEO,花旗前掌门人威尔(Sandy Weill),以及私募股权巨头贝莱德CEO、KKR创始人等20多名美国企业界风云人物。知情人士告诉彭博新闻,摩根大通副董事长李(James Lee)和刚完成咽喉癌治疗的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 n)今年3月份还邀请马云参加过一个CEO会议,巴菲特是这个会议的演讲嘉宾。对于现年50岁的马云而言,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现在,他最想要的,是为自己赢得一张虽非官发却极有份量的全球权力通行证。
2013年03月07日时代周报《阿里构建虚拟金融帝国 马云要革银行的命》披露:“今天阿里巴巴做的金融业务不是改革,而是一场革命,一场金融的革命。”在2月25日阿里金融的开年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如是说。……阿里的金融业务已经涵盖支付、小贷、担保以及保险业务,马云在完成电商平台的建设后开始全面挺进金融领域。——这样的创新掌握在中国自己的资本手中,可以造福社会;掌握在日美垄断资本手中可以是逼中国俯首称臣的利器。
美国垄断资本和政客看上的自然不是马云的B2B,而是马云的金融帝国。那么,美国垄断资本控制马云金融帝国的企图实现了没有?基本实现了。
搜狐广东省广州市网友小柠檬“兴高采烈”地说:阿里上市第一赢家: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其实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上市,马云从资本市场之间获得了250亿美元,而同时其又并不像其他公司上市那样,需稀释手中的股权,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拿国外资金,输入国内企业,可以搞优酷,高德,中信药业,恒生电子,娱乐宝,恒大足球。发展国内企业! 最大亮点----合伙人制度,马云有话事权,架空大股东。
马云的智慧真的如此神乎其神了吗?不幸的是,“马云有话事权,架空大股东”恐怕不是现实。真正有话语权和最后决定权的还是国外垄断资本,马云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实现他们战略目标的一个马前卒。
2014年03月17日财经杂志《阿里巴巴缘何赴美上市:从马云争夺控制权说起》披露:为了防止控制权旁落,马云在内部发起了“Long March(长征)”计划。从2010年2月起,多次向雅虎发起回购,均被拒绝。“雅巴”关系开始恶化。同年,美国雅虎和Ebay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后者为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在那一年把灵魂抵押给魔鬼,但我们完成了上市,没有把灵魂赎回来,很多的中国民营企业也是一样。”卫哲说。……但这一切并未阻挡住雅虎收购协议的合理发生,马云失去了控制权。……美国凯威莱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文红接受《财经》专访时称,上市之后,若遵循“同股同权”的原则,投票权应与其股权比例相当,仅持股7.43%的马云就可能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在谋求上市之际,马云仍将投资者看作“钱”的化身,他对一家内地媒体表示,“这世界上的钱有的是,我不相信找不到相信我们想法的钱。”但阿里这次解决的并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控制权。……在2007年阿里B2B业务上市时,淘宝曾被视为阿里巴巴最具潜力的资产,而如今,支付宝和阿里金融才可称马云最具想象力的资产。“阿里上市之后,你可以想象,当年的B2B就是今日阿里上市公司,当年的阿里电商就是今日支付宝,当年所有事情都可能在今日重演。”一位阿里离职高层说。
2013年9月14日《马云的又一个残酷选择:香港还是美国上市》:马云持有阿里约7%的股份,即使算上整个管理团队,一共也只持有约10.4%的股份。而日本软银和美国雅虎则分别持有阿里36.7%和24%的股份。香港股市不允许双重股权结构,一旦马云选择在香港上市,如何用7%的股权继续保持对阿里的控制权,几乎将成为马云的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美国上市,好处是马云可以发行双重股权结构,继续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但坏处则是较不友好的市场估值,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以及更加繁琐的信息披露。美国股市允许双重股权结构,IPO企业可以发行不具有投票权的股票,以维持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Google、Facebook等高科技企业均采用了这张股权结构。选择在美国上市,马云用7%的股权,继续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2014年10月01日《阿里巴巴IPO上市之后马云在忙什么》:阿里巴巴与华尔街博弈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而就在马云继续勾画阿里的企业蓝图,计划迈向下一个商业成就或是个人梦想之际,从上市之日开始,阿里与美股市场的博弈也悄然展开。
2014年03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阿里赴美上市之惑:合伙人制度或与市场存分歧》:归根结底,阿里“特立独行”的合伙人制度,以及马云在公司上市之后仍试图确保当前管理层控制权的愿望,与香港或美国证券市场所推崇和奉行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冲突,这是不以马云个人意志也不以上市地点为转移的关键症结。这个关键症结不解开,围绕阿里上市的困惑就将长期存在。
2014年5月7日华东在线《阿里巴巴上市日本软银集团成最大股东 马云重掌控制权》:马云于北京时间早上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文件,自此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之事几乎尘埃落定,阿里巴巴透露,日本软银现在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持有34.4%的股份。它有权提名一位董事会成员,但未经马云和蔡崇信的同意,它将无权开除任何一名由公司提名的董事。——至少日本软银现在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其背后还有美国更加庞大的资本,它们长期无法控制公司?能相信吗?一旦美日资本逐步实现实质性控制,后果将如何?
2014年9月26日,经济学者蔡定创在《互联网是经济的神经 阿里美国上市违法》一文中指出:当中国人还在纠结于所谓的“市场化”时,中国最大规模的市场企业却都成为外资垄断企业。当中国2009年至2012年4年间证券市场发行高达2.7万亿融资,4年发行圈钱超过前18年总和,由于证监会的所谓“市场化”发行本质是以发行谋利,结果股市跌跌不休,造成股市信心与证监会信誉全无之时,制造着国内空前的产能过剩之时,中国的互联网垄断性企业一家家都控制在外资之手。中国股市由事实证明的功能是,垃圾留给中国,未来都去了美国。……据《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非上市金融机构按照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上市金融机构仍按照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阿里集团原来是已经违犯“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的规定的。对于到境外上市,虽然证监会的规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即使据此,也只是指城市商业银行这样局部的地区性的银行在境外上市放行,而像阿里集团这样全国性的,而且将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绝对的、独家的垄断,远比四大国有银行更具垄断性的金融机构,能否放行境外上市,根据中国原有的政策,战略性的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从来就不允许到境外上市。不仅是中国,其他任何发达国家,在清醒的管理者面前,这也必然是绝对禁止的。
阿里集团的境外上市采用了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相关的解释表明,VIE模式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业务实体就是上市实体的VIEs(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区别于股权控制,为规避行业特殊限制VIE结构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合同安排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规避中国的外资准入限制及关联并购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第58条第7款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事行为无效;《合同法》第52条第3款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如严格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VIE结构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而境外的上市实体却不归中国法律管辖,它们却能够依据国外的法律而引用协议来控制中国国内的公司。
由此,在中国缺陷重重的创新体制之下,马云面临着国内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国外充满被美日垄断资本控制而成为美国控制中国金融战略的马前卒严重危险的两难境地。自己的国家不能让马云和他的创新团队独自去面对这种风险。这种风险不仅仅是个人的风险,而是整个国家的风险,中国实在不能长期无所作为。譬如改善中国股市的机制,使之适合融资而不是投机炒作;全民资本集团设立创新扶持投资机制;全民资本集团与创新者合作而让创新者主持公司运行的“协议控制”制度等。中国自己不全力扶持创新,则宝贵的创新将被国际垄断资本利用。这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当下的政府愿意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