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会出现占据北京的运动(图)
【看中国2014年10月23日讯】1986年,即在悲惨的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的前三年,中国的年轻人因与当前香港学生走上街头几乎相同的原因举行了示威:当局撤回了先前做出的对选举改革的承诺。鉴于中国有着深厚的学生运动史,我们是否会看到中国大陆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会为了政治变革而举行抗议?或许不会,因为(有个先决条件)必须得有承诺,而且当局打破了自己的承诺。自1989年以来,北京已经有效地关闭了在政治领域的辩论,并且不对大陆的听众做民主改革的承诺。
在香港,经过连日来的占领街道行动,学生代表和当局的对话正在进行中,要求真普选和公民提名香港行政长官候选人的很多学生返回了学校。就在几个月前,在海峡那边,台湾的学生占领了中华民国立法院,抗议与北京的一项贸易协定,并要求在未来与北京所有的协议,均要有更大的透明度和民主讨论。
鉴于最近在香港和台湾的学生运动,人们可能会想:中国大陆的年轻人正在做什么?很多新闻报道都强调了一个事实:大多数的大陆人,包括学生,不支持香港的抗议运动。相反,他们对香港人的权利意识感到反感,认为港人对大陆“忘恩负义”。但是,为什么大陆的学生不在本土呼吁改革呢?毕竟,是北京的学生领导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及整个1980年代的亲民主示威,并在1989年达到顶峰。
1980年代的学生运动开始于这一个十年的初期,当时邓小平推出了一套选举改革,允许公开提名候选人和直接选举地方的人大代表。中国的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这一新的选举倡议,他们组织了讨论政策问题的活动和论坛。即使是不同的党的机构,包括《人民日报》和共青团,大约也在这个时期讨论民主的优点、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然而,当地方当局开始破坏提名,并拒绝让未经批准的候选人参选地方人大时,麻烦出现了。1986年在合肥,当地方当局拒绝让学生依照中央政府的承诺提名市人大候选人时,在中国科技大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抗议活动蔓延到全国其他大城市的高校,如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声援在合肥的学生,并呼吁自由和民主。像今天的香港年轻人一样,当时的中国学生举行了罢课,并游行到当地的党委办公室,因为当局打破了自己提出的对选举改革的承诺。
今天,尽管对当局的审查制度和官员腐败普遍不满,但是由于缺乏政治上的声音,以及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高得惊人,大陆的学生不太可能会追寻他们的前辈以及香港和台湾同辈们的足迹。这是因为自1989年以来,北京领导人已经压制了有关民主改革的任何讨论,并展示了共产党霸权统治的统一战线。
在许多方面,当今的中国社会比以往更加繁荣、开放,这无可辩驳。个体享有广泛的个人和经济自由,普通公民不需生活在担心政治迫害的恐惧之中。与此同时,每年在全国各地发生数以万计的群体性事件。此类事件的主题是围绕地方一级的腐败、环境污染和民族主义。自1980年代以来,北京从来就不再进行关于民主改革的公开对话。任何关于“民主”的讨论,都只是指党内民主,近年来,甚至连党内民主也提得越来越少。自习近平上台以来,他曾多次强调“西方的民主”不适合中国,党必须继续掌权执政。
中国也不再有像方励之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在1980年代曾启发学生们推进政治改革。近年来,持不同政见的人士和学者被视为是对“一党专政”的威胁而被迅速消音。事实上,有报道说那些表达了支持香港抗议的大陆活动人士被迅速拘捕。此外,在过去,虽然改革派和保守派有过更多的公开冲突,但是,对于学生和知识分子来说,近年来中央政府展示了一个强大的统一战线。媒体和互联网受到严厉审查,象香港这样的抗议活动被迅速通过党的喉舌加以谴责。
尽管北京倾向于指责是“外部势力”煽起的“麻烦”,但是回顾历史,往往是中共领导人最初说要开放政治空间而激起的上面所提到的辩论和运动。无论是毛泽东号召的百花齐放,邓小平的选举改革,还是北京承诺给予香港的自由选举,中国人民只不过是做了积极的响应。中央政府的承诺和设置的限制事关重大,今天在中国大陆,这些仍然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当我们看到在中国大陆以外,学生们在推动政治改革中起着积极的领导作用时,我们仍然可以预见:在大陆,那里的学生仍会保持“安静”。
(本文译自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研究生Patricia M.Kim于10月21日发表在《外交官》上的文章,题为:“为什么不会出现占据北京的运动”。)
原文 Why There Won't be an Occupy Beijing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