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人雅士必不可少的修身技艺——古琴(组图)

 2014-08-05 1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四艺,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在中国文化中,琴棋书画是一个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历代书画家们非常喜欢表现古琴这一题材。下面就一起来欣赏几幅以吹箫抚琴为题材的国画。

天道澄怀

图绘修竹高挺,山石奇立,高士抱琴而乐,酒葫芦倾倒在地,旁有山羊惺忪静卧,上有野猴好奇观望。图中人物面相丰润,神情淡逸,衣纹简括洗炼,自然生动;动物描画精细准确,栩栩如生。此图整体意境正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在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解脱释怀。

醇风古韵

图绘明月皎洁,古松高立,高士抱琴而眠,寄情山水,野猴好奇而观之。不禁忆起欧阳永叔之《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画中高士当明白此理,故而超以象外,抱琴而眠。

融灵天地

图绘古松参天而立,高士树下吹笛,其曲调幽深古韵馨香,令童子怡然自乐,山羊卧而入眠,使野猴争相倾听,万物融合通灵。作者此画清淡和雅,意境深远,让人由听音听声而进入一种超乎音声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来源:网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