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清光绪27年(1901年),全书四卷(八册),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该书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如今,却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大陆学生们迷信的是《新华字典》。
笔者关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从知名博主老愚一篇博文开始的。
博主老愚近日发表博文,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1949年之后编撰的《新华字典》做了一个对比研究,赫然发现,原来《新华字典》在对中国文字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将内涵深厚的中华文化阉割成了死知识,“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输”。
老愚说:我是陕西省人,但我一直不明白“陕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东在太行以东,一目了然。“陕西”二字何意焉?有陕西必有陕东,其分界线何在?看遍陕西地名,无一处有“陕”字。《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陕西”——我国的一省。至于“秦”,前者释义有二:一为姓,一特指陕西;后者则更干脆:陕西省的别称。在权威词典里转了一圈,我还是弄不明白,“陕”“秦”二字的真义。在我漫长的求学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中文系毕业,从未获知‘陕’‘秦’二字原始信息的机缘。“当胡赳赳拿来泛黄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并告知这是胡适先生的启蒙之书。翻开,在卷一行政区划与地名部分,一眼便看到了‘陕’‘秦’二字并置的画面,编者释‘陕’曰:‘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
“胡适们习读的启蒙书这样论‘秦’:‘今陕西省皆秦国地也,宜禾,故字从禾,古称上腴,历代都之长安,繁富甲于天下,今省城西安府即长安也。’秦的本义也出来了,我眼前翻滚起八百里秦川的麦浪。当代学者左民安先生说‘秦’是会意字,本义即‘粮食’,莫非也由此而来?兰州大学数学教授张自强先生认为,‘秦’的本义是把粮食放进容器里,即酿酒。后两说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或许正是个好补充。唯一的遗憾是,‘陕’字的本义尚无着落。求助《说文解字》,得解:陕,隘也。即险要不易通行之地。至此,心里的疑问悉数冰释。‘陕西”一名,源于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指的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经由宋的陕西路、元的陕西行省,明的陕西布政司,到清代陕甘分治,陕西省的行政区划大致确定下来。”
老愚说:作为一个陕西人,现在总算明白了,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省籍之根。
于是便寻找《新华字典》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异同,发现却令人大吃一惊。请看胡适的故乡安徽的解释。官方通用字典的解释是:安徽,安徽省的简称;皖,安徽省的别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安徽,安庆府与徽州府之合称也;皖,地名,古皖国在今安徽境,故称该省曰皖。
对“京”“都”二字的解释,就更让人诧异了。
《新华字典》释“京”:“京城,国家的首都,特指我国首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首善之区曰京,北京,京都;大也,京为天子所居,故大之,国朝因前代之旧,以顺天府为京师,为城三重,宫阙壮丽,居民二百万,人烟稠密,冠绝各省。”
《新华字典》释“都”:“首都,全国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大城市;姓。”《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都”:“天子所宫曰都,大都,都门;总也,美盛也,故以为天子所宫之名。”
若地名难以说明问题,那就不妨看看对几个简单的字的释义。
天,《新华字典》释义有六:地面以上的高空;自然的;日;气候;季节、时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或他们居住的地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至高无上曰天”,然后对十一岁以上学生这样解释天空——“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俞远则愈薄。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物,《新华字典》解释有二:东西;“我”以外的人或环境,多指众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为,凡生天地之间者皆曰物,分动物、植物、矿物。
最有意思的,是对“党”的解释。《新华字典》的首要义项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第二义项为——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第三义项为偏袒,最后一个是——旧时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这是对十岁以下,对十一岁以上的更进一步:“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前者没有知识,自始至终不告诉读者“党”的本义,由近及远,远而无根;后者由知识生发意义,令人信服。
随手举几例,均可现出现行通用字典与清末人文常识的根本区别。
出版于1901年的这套发蒙之书,洋溢着一股荡涤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他教人爱自然、万物以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予读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道德与知识合拍,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
老愚说: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面前,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文盲。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全书四卷(八册),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为卷四,也是最后一卷,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民教育科书》(1912年)。从晚清到民国,这种隐性线索还存在着,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一路灿烂光华、自强不息。及至当代,此书却寂寂无闻。
有论者称这套课本“是文明史的重要标志之一”。八册内列“检字、类字、字课图说”等内容。字课图说分成简说与详说,简说为10岁以下的学生而说,详说为11岁以上的学生而说;注音、释义各有侧重;以常用字为主,生僻者不载;字义分详简二类,识字之序分浅深二级,先浅后深。可见,此书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茅盾等都是以此书作为童年启蒙教材。
而《新华字典》,对字的释义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输。在释义过程中,他们一一剔除宗教信仰,刈除想象力及其对万物的热情,强行注入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染料,由此以来,老祖宗创造的汉字几乎都变成了僵尸——你从中很难获得多少文化养分,却极易被其扭曲的阐释所洗脑:知道得越多,你就离真知和真相越远;他们刻意隔断字词的历史文化联系,其注释原则是以今日之义为义,今日之用为用,将知识阉割成为死知识,阻断与历史的联系,并阻止你去发生联系;每一个汉字,都变得那么枯燥、乏味。
人与历史文化生动、天然的联系,就这样活生生断裂了。
《新华字典》是一本“斩断了中华民族智慧之根和文化慧命”的字典。60多年来,一代代的中国人就是靠这样一本完全意识形态化之物进入中国的人文世界的。由此不难明白,60多年来,越是那些学习用功的所谓好学生,受到的摧残越是严重,他们从一开始就丧失了进入中华民族悠久的人文世界的可能性,也日渐与世界主流文明格格不入。
网络上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小约翰在英国读中学,会一些简单的中文。A君是中国一所学校的教师,与小约翰的父亲是同事。农历年期间,小约翰到中国来与他父亲团聚。一天晚上,小约翰到A君家,找A君的孩子一块玩。看见A君书桌上的《新华字典》,小约翰翻阅了起来。突然他冲着A君说:“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字典上写的是:“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A君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
小约翰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的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十分惊讶,呆了会,又去查“驴”字,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这本字典失望至极,问A君这本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A君说是。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A君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惜它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的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他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他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的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这个小故事,至少会引发如下联想:其一,大部分人中国人都会看过字典中对牛、马、驴所作的这种注解,但一直以来,都认为十分正常,没有什么不对头。长期生活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下,将使人的判断力,变得麻木了,失去了警惕性。其二,必须承认,西方的教育是健康的,至少在西方教科书的教育下,那种平等友爱对待动物的意识,在孩子的心灵中,扎下了根。其三,字典、词典,都是语言工具书。我们的字典、词典,存在的问题很多,不敬畏生命,不爱护动物,不尊重人和动物的价值,……比比皆是。这些,对孩子心灵造成的负作用是巨大的。
看来,努力为孩子编写好的字典和词典,使我们的字典和词典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然而,中共当局不但不醒悟反省,似乎还在变本加厉。比如,日前著名学者傅国涌在新浪微博上转发网贴,称刚出版的2013《新华字典》中“自由”被抹杀,却保留“自慰”。而网友在2004版、2010版《新华字典》中均发现“自由”释义,新版《新华字典》中,却没了自由,而是多了自慰、自得其乐、自欺欺人、自取灭亡。有网民称,显然,通过一本《新华字典》对中华文化所进行的这种切割,证明这些败类才是秦汉以来华夏文明最大的敌人,是在更高的程度上“非我族类”。也有网民评论,60年来《新华字典》作为一本学习工具书,在数代中国人的成长中扮演了“启蒙老师”的角色,新版《新华字典》删去“自由”,就是要启蒙中国人忘却自由!
然而,日前中共颁布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由”赫然在列!
难道《新华字典》,竟然敢公开与党中央唱反调?!由此看来,《新华字典》就不仅是在清末的启蒙字典面前,要汗颜的问题了。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