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现大宗商品抵押骗贷(图)


(图片/网络翻拍)

【看中国2014年07月04日讯】继山东青岛后,天津也出现用库存大宗商品​​做抵押、来骗取银行贷款的金融诈骗案。有公司使用存放在天津港的化工原料作为抵押,向多家银行骗取贷款,之后当公司无法还款时,连同抵押的库存商品一并消失,银行求偿无门,也增加了银行坏帐的风险。

据法国广播电台报导,天津港正在调查一起用石化产品做抵押贷款的诈骗案。该案涉及石化原料混合芳烃,是一种勾兑汽油的产品。

早前,青岛港爆出有人利用“库存铜板”做抵押向银行骗取贷款,当违约不能还款时,这些金属突然失踪,经调查发现,此案涉及一间公司将其储存在青岛港口的金属,作为贷款抵押品,多次重复向多家银行进行欺诈。有受害的外国银行表示,因他们不被允许进入港口仓库进行核实。

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宗商品融资规模高达1600亿美元,约占中国短期外债总额的31%。目前,用“库存大宗商品​​”做抵押进行欺诈贷款的案子越来越多,其中除了金属、石化产品做抵押外,还包括大豆、棕榈油、橡胶、锌以及铝等都被用来贷款抵押。

因此,有分析认为,影子银行系统中信贷规模的不断累积,增加了银行坏帐风险,数万亿美元的信贷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风险。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