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的由来

宫保鸡丁”是川菜系中的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色泽诱人,肉嫩味美,醇香适口,很受欢迎。有些餐馆的菜單上写成了“宫爆鸡丁”,有人据此认为烹制方法为“爆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据传,“宫保鸡丁”这道菜和清朝重臣丁宝桢有着直接关系,是丁宝桢创制了这道菜。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尽人皆知。

但是它为什么被命名为“宫保”呢?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这些虚衔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没有实际的权力,有的还是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

在咸丰以后,虚衔不再用“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这位丁大人的纪念了。

美食家丁宝桢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创制的一道菜,竟能穿越时空成为传世佳肴。今天,又有多少人在吃这道菜的时候能品味到历史,想起丁宝桢呢?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