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年前今日:上海万人示威(图)

【看中国2014年05月03日讯】25年前的今日,1989年5月2日,北京高校学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政府在5月3日前中午答复,官员与学生代表对话的安排,否则不排除在5月4日发起游行示威。

当日北高联首先选出“北京高校提请对话请愿团”,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王超华为总领队、北大学生王丹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郑旭光为副领队。他们率领其余60多名北京高校的代表,中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发,骑自行车前往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迁交请愿信,上述部门都有派人接受请愿信。

由于北高联不承认政府早前举行的对话座谈会,请愿信提出了12项与政府对话的先决条件,包括确保双方对话完全平等、学生代表透过普选或现有学生会遴选、对话过程容许自由采访和由电视直播、对话具法律效力,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等。

另外在上海,过万名学生上街示威,聚集在市内人民广场,又包围上海的中共党总部,强烈要求民生及当局撤销对《世界经济导报》的制裁,包括让总编钦本立复职。学生又发动5月4日全市罢课。有目击示威的外交人员说,示威秩序良好,学生有自组纠察队留意示威情况。

以下是请愿团提出的12项要求:

(一) 学生与当局对话必须完全平等,要能真正解决问题,双方发言机会均等。

(二) 学生代表团由学生,特别是参加了学运的代表公认推举,反对由中共控制的“学生会”及“研究生会”选派代表及中共单方面指定代表。

(三) 学生代表应由“北高联”联络组织,由各校按比例选出,组成学生代表团,再由代表团协商产生一些总发言人,其他代表只能补充总发言人的讲话及提出质疑。

(四) “政府”代表须由“政治局常委”、“人大副委员长”、及“副总理”以上级别。

(五) 必须允许双方邀请的民间人士和团体参加旁听。

(六) 双方发言机会应均等,允许学生多次质疑。

(七) 必须有中外记者到场采访,中央电视台和电台应该全部实况转播。

(八) 对话地点应由双方分别指定地方轮流举行。

(九) “政府”应尽量回答学生问题,并于事后尽量解决,一时无法谈的问题留待下一轮对话。

(十) 双方须在对话后签署发表联合公告,以实证明,使对话具法律效力。

(十一) 保证双方代表的人身政治安全。

(十二) 官媒必须报道每次对话结果,及下一轮对话地点及时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