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管理之道——任人而不任智
明君“任人而不任智”
依照道家的观点,帝王的治国要领是“清静”和“无为”,所谓“清静”就是清心寡欲,以谦卑的姿态自处。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干,而是“任人而不任智”,遇事,不是先自作主张,而是听取臣下的意见,以为己用,收“无为而无不为”之效。
《吕氏春秋》认为,“有道之主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一个贤德的君主要经常把“不知道”和“怎么办”挂在嘴上,这样才符合老子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宗旨。
既然强调君王要少说话,少做事,那么君王有什么事可做呢?古人认为,有一件事君王非做不可,就是求贤。《荀子大略篇》说:“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墨子说:“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吕氏春秋》也说:“贤主劳于求人,逸于治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都明白“劳于求人,逸于治事”的道理,无不把“求贤”作为第一要务。如尧从民间访求到舜,经过多番考察后把天下交给舜;舜起用高阳氏才子八人和高辛氏才子八人,天下大治;汉文帝多次下诏诸侯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初即位就“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三国时期,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千古一帝,他曾经对侍臣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木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又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此语可谓切中要害,当政者不折腾,民众自然安乐,当政者骄奢淫逸、声色犬马,吃特供粮、喝特供水、呼吸特供纯净空气,百姓就苦喽。
唐贞观年间,有一天唐太宗发现时任宰相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事务繁多,没有时间访求人才,便批评他们:“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比闻听受辞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意思是,你们是宰相,应当大面积的去寻找人才,按照他们的才能任命职务,这才是宰相该干的。现在天天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怎么能帮我找到人才?
于是下诏书:今后凡是琐事一律交给左右丞处理,只有重大事情才可找房、杜二人。
事必亲躬并非明君所为
隋朝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就不懂治道。史籍记载,隋文帝勤于政事,“每旦临朝,日昃不倦”,常常废寝忘食。礼部尚书杨尚希对隋文帝说:“周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也。”治书侍御史柳彧也上疏谏隋文帝切勿“亲裁细务”,但隋文帝始终改不了喜欢处理小事的习惯。
南北朝时齐明帝萧鸾常常“躬亲细务”,南康王侍郎钟嵘上书道:“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唯恭己南面而已。”齐明帝看了不但不接受意见,还责怪钟嵘多管闲事。
隋文帝和齐明帝身居帝王之尊,但处事“抓小放大”,其政绩当然不会好,隋朝两世而亡,齐明帝死后没几年齐朝也就灭亡了。
启示
《管子》说:“上之人明其道,下之人守其职,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复合为一体。”意思是说管理者要明白“劳于求贤,逸于任使”的道理,做部下要各守其职,上下齐心协力,就会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
《淮南子》说:“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更加明确地指出君臣之道不能混为一谈,人君如果不明上下之分,不抓大事抓小事,必然会导致混乱。这样的话万事都会堕废。这些古代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社会的管理者来说,依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