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中国经济: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中国2014年02月20日讯】提起甲午年,多数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120年前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也是近代中国走向贫穷落后、丧权屈辱的标志之一。60年后的又一个甲午即1954年,中共建政刚刚第五个年头,长江先出现十分罕见甚至于诡异的断流,之后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上1800多万人流离失所、近2万生灵遇难。

因此,有人预计2014的又逢甲午年之际,中国或许遭遇某种程度的灾难,同时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另外,传言称有富豪去年大规模从内地和香港撤资,正是已经预料到甲午年可能出现重大变故,故预先布局防范风险。国际分析人士也有预测,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今年的中国可能是新一轮危机导火索,而非经济增长的引擎。

或许有人会指责,对于甲午年的恐慌太过迷信,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事实上,撇开所谓的“甲午危机论”,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充满挑战。

具体来看,首先,在全国上下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以及中央提倡节俭、制止奢华铺张的大环境下,消费不太可能出现高速增长。例如,商务部最新检测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零售和餐饮业总销售约6107亿元,比去年增长13%。这一数据看似不算太差,但这一增幅属于6年最低,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其标杆作用不能小视,更值得警惕。

其次,尽管中国最近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出口方面,2013年增长7.9%的情形短期之内比较难以扭转,指望美欧复苏从而带动出口增长的概率似乎并不是很大。早前公布的美国去年四季度GDP达到3.2%,这一数字显然让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分析人士感到兴奋。但是由于企业库存的压力、就业市场仍不理想等因素,有金融机构随后将美国今年一季度增长预期下调到略低于3%。

推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首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发挥着的主要动力功能。2013年为43.65万亿,比去年增幅19.6%,而消费和出口的总和也只有约47.43万亿元。在众多固定资产投资中,多数和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国有企业、地方和中央部委已经基础设施等投资。

因此可以说,尽管中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但当前主导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仍然是政府政策。能否应对经济极度下滑,政策也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2014年GDP增长的高低并不足以导致危机,即使增速低于7%,充其量经济短期低迷。需要注意的是,增幅放缓过程中间暴露出的其它问题,例如,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影子银行及其相关理财产品可能出现违约, 或许已经在预警风险。据人民银行统计,信托公司等影子银行给企业提供了5.2万亿元贷款,约占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7.29万亿元的30%,比上年增长23%。这一数据比较其它统计口径保守了许多,但足以说明银子银行总规模去年仍然大幅攀升,由此积累的潜在风险没有得到缓解,反而继续攀升。

另外,影子银行的资金基本上都流向无法通过其它方式融资的企业,其风险高主要由于,一方面企业承担了高额利息和相关费用,另一方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比较脆弱,因此当整体经济减速的时候它们首当其冲、也将第一批倒下。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的高企和偿还能力,也被视为风险爆发的焦点之一。还有,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可能性,其杀伤力就更大了。

以上三种情形的任何一种发生,对银行或者更大范围的金融业足以造成沉重打击,从而直接导致经济增长严重下滑。此外,今年国家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也不能忽视。比如,虽然新一届政府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削权、反腐运动效果明显,表面上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在积极配合和严格实施。但是,在特权被逐渐剥夺的过程中,部分利益集团蠢蠢欲动、试图扰乱改革、甚至于图谋不轨并不是没有可能。

其次,笔者去年就曾经撰文指出,中日在钓鱼岛的僵局解决不好,有可能擦枪走火。按照目前态势发展,情况只可能更糟,日本如果继续一意孤行、铤而走险,甲午之年中日再度海上冲突的概率极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早前在公开场合,将中日关系比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系。需要提防的是,这只是简单的口误,还是背后隐藏着某种阴谋。

和120年前不同的是,日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中国,而非没落的满清。再次对赌国运的话,后果可想而知。但是,即使小范围战争,其对于整体经济的打击也不容小覤。

因此,如果更悲观的话,甲午年中国或许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可能面对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经济继续减速慢行,影子银行风险暴露、相关理财产品大范围违约;类似温州、鄂尔多斯的房地产悲剧在其它中小城市陆续扩散;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乏力;更严重的可能是,日本持续挑衅、中国被迫和其在海上开战,而国内少数利益集团趁机扰乱改革。这正是中国人常说的“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当然,上面这些情况都是最坏的情景展现,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做足风险防范、提高忧患意识绝对十分必要。

(作者傅格礼Alberto Forchielli:出生于博洛尼亚。1981年于哈佛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曼达林基金合伙创始人,是一家专注于亚洲的非赢利智库机构—亚洲观察家(Osservatorio Asia)的创始人和主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傅格礼(Alberto Forchielli)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