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兰·邓波儿:被宠爱与消费的童年

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

这些天,许多人写文章悼念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黑白电视上看过她的影片,从此记忆深刻。

这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1928年的秀兰·邓波儿已是一个老太太了。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继续把她当作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尽管时隔近半个世纪,她依然在太平洋的另一岸,征服了我们。这固然说明,当时的中国是多么与外部世界隔绝,却也表明,童真无敌,超越国界与时间。

因此,这也造成了不少美丽的误会。比如我,一度认为她和我差不多年纪。黑白模糊的电视画面,以及仍让人觉得新鲜的西方场景,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判。顺便说一声,秀兰·邓波儿应是我第一个记得住名字的外国影星。似乎在当年,她的电影经常在国内电视上来回播放,记得当时无论走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打开电视,不时都能看到她那双闪闪发亮的大眼睛,以及带着顽皮无邪的笑脸。

还有一些人,当听到她去世的消息,第一反应居然是:她难道不是早就不在人世了吗?出现这种反应,也并非难以解释。对许多人来讲,秀兰·邓波儿仿佛就活在他们的童年时期,而当他们逐渐变老,回忆起这个人,不免有恍如隔世之感。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淡出人们的视线太久了。事实上,秀兰·邓波儿从1939年后就逐渐淡出影坛,1950年第二次结婚后,从此就没有再演出一部电影。而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我们这代人出生以前,甚至在我们的父辈出生之前。

仔细回味,这不免让人感觉有些残酷。尽管秀兰·邓波儿息影后,拥有一个美好完整的人生。但世人只接受她的童星形象,拒绝承认她已逐渐长大成人的事实。这种顽固的心理定势,在她长大到应该转型扮演其他角色的时候,已经表露无遗。也因如此,她的转型失败,几乎就是一个注定的结局。幸运的是,她后来找到一位从未看过她电影的丈夫,否则真不知道双方会不会产生心理上的信息不对称。

成功的童星形象压制了其他的可能性

美国电影公司成功塑造了秀兰·邓波儿的童星形象,同时压抑了她的其他可能性。或者说,世人爱着童年秀兰·邓波儿,其实也是在消费她的童年。作为童星的秀兰·邓波儿,就是被刻意打造出来的。除了电影公司外,她的母亲也是关键人物。把自己的明星梦寄托在女儿身上的这位母亲,早早就把她送进舞蹈学校,刻意加以培养。多年后,当秀兰·邓波儿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她说:“我只过了两年懒惰的婴儿生活,以后就一直在工作了。”这是她作为史上最受欢迎的童星的代价之一。

于是想起近期国内热映的《爸爸去哪儿》。这部亲子娱乐节目成功塑造了石头、天天、kimi等五个儿童的可爱形象。尚在公映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也狂揽了数亿票房。用不着说,这些孩子的演出都是本色、纯真的,但不能说这背后就没有任何商业计算。当然,在这个市场化时代,一部电影、娱乐节目,不可能没有商业利益的考量。但当我看到,爸爸们拉着孩子们到处客串节目,在节目里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的时候,就不免为这些孩子的未来瞎操心。

人们对孩子的爱其实也是一种消费

正如秀兰·邓波儿,人们对她的爱其实也是一种消费,从而难免形成一种伤害。对于《爸爸去哪儿》中的孩子们,这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残酷事实。人们越是热爱这些孩子,越是可能以一种非理性方式要求孩子们顺应自己的要求。在这情况下,节目制作者、商家以及孩子父母,就可能基于各种考虑而屈从于这种“爱的束缚”。这对不懂事的孩子们,当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所以,当这种伤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开始的时候,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作出相应的抉择。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本身都是明星、公众人物,对于这一点,相信他们比平常人更有体会。

秀兰·邓波儿是幸运的,她的一生倍受世人宠爱。唯一不幸的是,她没有自己的童年,她的童年属于全社会,属于那些以爱为名的消费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魏英杰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