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政法委已成“鸡肋”!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型,习近平和李克强所主导的权力体制基本建立。新的权力体制,对于过去十多年来的党政权力结构有诸多调整。而其中,针对政法委系统的调整,从十八大中央政法委书记未入政治局常委到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了。

政法委权力在2002的十六大上,登上顶峰。中央政法委书记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行列,成为最高决策层。本来按照林彪的说法,“笔杆子、枪杆子,夺政权靠这两杆子”。中共传统“统治术”中,作为“笔杆子”的宣传部们,和作为“枪杆子”的“军警宪特”,是政权最重要的工具。但随着专职政法委书记和中央文明委主任进入常委,在常委集体领导的机制之下,“工具”与“党中央”不再是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本身就成了“党中央”的一部分。这样,专职政法委书记和中央文明委主任,在对政法系统和宣传系统的操控中,获得了几乎不受节制的权力。这又构成了2012年的十八大,中共在五年一度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主管政法委和宣传口的专职领导踢出常委行列的原因。

针对“笔杆子”的改革,我们以后如果有机会再做议论。针对政法委的调整,显然并没有止步于十八大。现在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立,政法委的权力还将遭进一步分解。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之下,又有六个专项小组,其中包括一个“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小组”。根据参加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一次会议的名单分析,中央政法委书记、公安部长、最高法院长以及最高检检察长,应该属于“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小组”之内。这意味着,法制领域的所谓“改革”,以后将不再由政法委主导,而是统一在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之下。

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常委和委员名单,现在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是根据国安委“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的性质,以后涉及武警、公安部队以及隶属于军队序列的五万人应急救援部队的使用,肯定也将由“国安委”主导,而不再由负责维稳的“政法委”主导。随着“国安委”内部设置的更多细节披露,“国安委”对于“政法委”的影响,肯定将不止于此。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十八以来的党政权力结构调整中,权力受到分解的政法委,已经不可以与过去十几年相提并论了。但是根据中共的权力运行规则,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具体的行动明确告知,政法委的角色要调整。只是,在客观上,政法委已成“鸡肋”之势。在某种意义上,今年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于政法委来说,应该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