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18岁是出国留学的黄金年龄

 2014-01-15 02: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4年01月15日讯】选自《郑勇的博客》

美国百胜高中属于公立中学,原则上是不允许招收国际学生就读的。但是,在汹涌的中国学生留学潮的冲击下,百胜高中等5所加州的公立高中率先敞开招收中国中学生的“门缝”。百胜高中分9至12年级,主要招收13至18岁的中国初高中学生。

其实,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中学乃至小学都出现了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同时,对于中国学生什么年龄出国留学最合适的争论也一直不绝于耳。

身为家长[微博],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生导师陶然私下考察了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海外读初中的中国学生,三分之二是在“混”日子,只知道向家里要钱、享受生活;在海外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二分之一是在“混”日子,甚至出现了打麻将、吸大麻的情况;在海外读大学的中国学生,只有三分之一是在“混”日子……陶然军医个人的调查结果,难免有些片面。但是,他大致能够判定自己什么时候将孩子送往国外留学。

事实上,对于海外中学而言,能够招收到中国学生既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又实现了学校的创收,属于“鱼与熊掌兼得”的利好。因此,海外中学一直倡导的是,出国留学没有年龄的限制,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可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的研究,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相似的阶段。这些成长的阶段与留学的年龄阶段确实密切相关。

有一个前提条件,任何一位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家长必须明确,出国留学是目的,还是手段。所谓留学目的说,就是为了出国留学而留学;所谓留学手段说,则是为了人生发展而留学。当然,笔者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是为了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考虑的。

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E.Super)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生发展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以及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4岁是人生的成长阶段,其特征是形成自我概念,能力、态度、兴趣、需要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工作开始形成大致的理解。这个阶段又包括三个重要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不难看出,人生的成长期更多的是一种培养兴趣爱好的阶段,是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可以肯定,在人生的成长期,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肯定是“披”着黄种人皮肤的外国人,也就是所谓的“香蕉人”。但是,在人生的成长期,不妨选择游学的方式开拓孩子的视野,提升看待世界、人生的高度。

15岁至24岁是人生的探索阶段,其特征是开始在课堂、工作实践中尝试,并有意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尝试性地开始选择,发展相关的技能。实际上,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生的探索期。

不过,人生的探索阶段又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做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探索期的三个阶段恰恰对应着出国留学读高中、出国留学读本科、出国留学读硕士。研究实践反映,在人生的探索期,选择出国留学是完全切实可行的。但是,中国教育培养的中国学生却不得不考虑更多的东西。

尽管出国留学热,但是出国留学的学生依然属于中国学生群体的小众。具备出国留学条件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中产阶层以上的家庭。中国当前教育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有教育穷孩子的经验,没有教育富孩子的经验。所谓教育穷孩子的经验,就是“教育改变人生”以及“在失望的大山中,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人生终将辉煌。”但是,对于教育富孩子,国内家长似乎一直停留在送入名牌学校、穿上名牌衣服、每天车接车送、一对一个性辅导……惟一要求就是孩子学习好、成绩好。其实,富孩子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需要精神需求的满足,即获得肯定和认可、得到陪伴和关注、受到呵护和照顾以及被尊重等。可以说,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是带着爱的缺失而出国留学外寻寄托的。

在心理学上,将12岁至18岁归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也就是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家庭的“我”、学校的“我”、社会的“我”的自我认识的混乱之中。人际交往关系的主要范围是同龄的群体,需要彼此寻找一种自我对自我的认同。这也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逆反的根本原因。

青春期所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带来的,另一方面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产生的自我迷失。所以,青春期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认同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或群体形象是怎样的,解决好现实自我与理想、幻想、伪装自我的冲突。

中国的教育被称作应试教育,其实应试也是一个手段,其目的还是选拔。中国学生经历了小升初、中考[微博]的选拔之后,还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高考[微博]。心理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是自尊、自信的人生最低潮期。由此,中国学生的青春期往往陷入角色混乱、心理年龄幼稚化。之所以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陷入“放任”的状态,也是个人心理压力的一种宣泄调整。

心理学将18至25岁归为成年早期。其基本心理冲突是:亲密对疏离。人际交往关系的主要范围是朋友、配偶。在成年早期,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适应社会。因为只有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同一性融合一体,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许多在恋爱或人际中遇到困难的人,往往是因为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混乱造成的。

现在,中国留学生扎堆儿、退学的问题逐渐引起多方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留学生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当地的学习、当地的生活。那么,导致中国留学难以融入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中国学生青春期没有真正形成自我的同一性,从而也难以与他人的同一性进行融合,其孤独感只能通过扎堆儿或者逃避来缓释。

不可否认,每位出国留学的学生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出国留学属于个性化发展的选择。但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学研究,多少还是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依笔者个人观点,计划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可以在15至17岁人生探索阶段的试探期,也就是国内的高中阶段着手准备出国留学。比如,游学、交换生、学习国际课程等等。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们可以重拾信心,多元化地培养自己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能力,真正的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并着手进行海外大学的选择及申请。在18岁进入人生探索阶段过渡期,也就是完成国内高中学业的时候,进入海外优秀大学继续深造。此时,中国学生已经走出青春期的躁动,并且明确了出国留学对于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因而也会更积极地融入当地学习、生活,实现个人的自我选择,创造自己未来发展的新途径。

来源:新浪教育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